banner
leaf

leaf

It is better to manage the army than to manage the people. And the enemy.
follow
substack
tg_channel

医保省錢指南

中國的醫保,是一個覆蓋了十億人口的龐大系統,95% 的人都有醫保,都交過醫保錢。

image

但前幾個月有朋友問我們,“我到底怎麼才能用上醫保報銷?” 我們才發現,這件事真的不簡單。連柴司的同事們自己都沒幾個能講清楚其中的細節。而與此同時,我們每個月的工資里,會有一筆錢被拿去交醫保。如果不知道怎麼合理用醫保報銷的話,錢不就白交了嗎?

image

搞清楚這個問題,等於是在賺錢。所以我們決定做一期 “醫保省錢指南”—— 這其中難免要涉及到對一些醫保基本概念、術語、政策的解釋,但重點是,就算你不明白它們的具體細節,我們也會告訴你到底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地用上醫保,給自己省錢。

為了把這件事講清楚,本期視頻會稍微有點長。為了方便你檢索,我們還加了分段信息。那么話不多說,開始吧!

圖文版

如果要用醫保報銷,那麼首先千萬要記得的是,不管你是網上掛號,還是現場掛號,只要你有醫保卡,別管有沒有錢,請一定要選擇用 “醫保卡” 掛號,而不是 “自費”。如果這一步選錯了,那除非你是急診,否則下面的內容你就不用看了...... 本期視頻到此結束,報不了。

image

如果你沒選錯,那麼現在你拿著醫保卡來到醫院,可能就能直接掛號交費。但是也可能,只能掛號不能交費,窗口要求你用其他方式支付。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雖然說大家都有醫保卡,但並不是所有人的醫保都一樣。

如果你有一份交五險一金的工作,那麼你的醫保,就是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簡稱 “職工醫保”。如果你是學生、農民,或者從來不上班的富二代,那你的醫保,就是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 “居民醫保”。除了深圳等少數幾個城市外,全國的醫保都是分成這兩種的。

兩種醫保的區別,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居民醫保” 交得少,保得也少,而且是交一年,用一年。而 “職工醫保” 交得多、保得多,到退休之後,不交錢也有醫保。

image

而且職工醫保的賬戶,還分為 “個人賬戶” 和 “統籌基金”,我們說 “醫保卡里的錢”,就是指 “職工醫保” 個人賬戶里的錢。

image

那如果你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里有錢,你就能在掛號之後直接交費。如果個人賬戶的錢用完了,那就得用其他方式支付。如果你是居民醫保,那就只能用其他方式支付。

但別擔心,不管掛號這一步用什麼方式支付,它都不影響你之後享受醫保報銷。

那如果你能用醫保卡的個人賬戶支付,你是不是會覺得,哇好爽,有賺到?我們第一次用到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太開心了簡直。

image

但在這裡,我們要很遺憾地糾正一個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曾經都有的誤區:不是說你刷醫保卡交錢,沒交現金,就叫 “醫保報銷”。

剛才說了,職工醫保的賬戶分為 “個人賬戶” 和 “統籌基金”。那既然說 “報銷”,那得用 “公家的錢” 才叫報銷嘛。而職工醫保里面的個人賬戶,不算 “公家的錢”,那是你自己的血汗錢啊!

image

你看一下你的工資條,里面會有 “醫療保險 - 單位代扣” 一條,這些錢是從你自己的工資里扣的,再外加一部分直接由你的公司存進來的錢,都会進入你的個人賬戶。個人賬戶里的錢,是用來看病的專項資金,雖然取不出來,但它本來就是你自己的錢。

image

“公家的錢”,是指這個 “醫保統籌基金”,它是你的公司和當地的其他公司一起存出來的一個大賬戶。

居民醫保就沒有什麼個人賬戶了。大家交的醫保錢和政府的補貼加在一起,共同存出來了一個唯一的大賬戶。

但無論是哪種醫保,怎麼支付,你只有動用了這個 “大賬戶” 的錢,才叫做 “醫保報銷”。花你自己個人賬戶里的錢看病,那不叫報銷哈~

image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帶著醫保卡看病,花多少錢才能報銷?

首先,掛號費是單獨計算的,付錢的時候已經報銷過了。

image

那其他的部分,你可能聽說過,醫保有 “起付線”,達到這個起付線之後才能報銷,沒達到起付線的部分,要你自己掏錢。

其實不光有 “起付線”,還有 “封頂線”,超過封頂線的部分,也不能報銷。

所以在起付線和封頂線中間的部分,就是可以報銷的部分。兩條線的具體數值,各地不一樣。具體能報銷的比例是多少,各地也不一樣。

image

但一樣的是,居民醫保的起付線低,但報銷比例也低;職工醫保的起付線高,但是過了起付線之後,報銷比例也高。

image

去看門診,大部分城市的起付線是按年累計的。打個比方啊,門診起付線 100 块的意思是,不管你去了多少次醫院,你在今年門診花的第 101 块開始報銷。

image

但住院不一樣,大部分城市的住院起付線是按次累計的。所以住院起付線 100 块的意思是,每次住院的前 100 块錢都不報銷,每次都要從第 101 块開始才報銷。

image

這裡說一下,其實 “起付線” 的政策各地也不太一樣。大部分地區是兩段式,也就是用個人賬戶或者現金交起付線之前的部分。起付線之後的部分,由醫保統籌基金按比例報銷。

但上海、杭州這些地方則是三段式,計算方式更複雜。具體全國各地的醫保報銷規則,我們會在視頻最後列一個文檔給你,有興趣的話你可以看看。

image

但其實啊,你不看也行...... 因為你去看病,反正都要根據醫生的判斷來做檢查、開藥,那麼能報銷多少就是確定的了。大部分情況下,你結帳時付的錢已經是報銷過後的結果了,你不用管哪些藥能報銷,具體報銷比例是怎麼算的。

image

那麼真正需要你注意,能由你決定的是什么呢?是去哪些醫院看病,能報銷的更多。

我們以北京為例,你看這兩張圖,是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分別可以報銷的比例。整個分類非常複雜,但重點只有兩個:

image

首先,住院的報銷比例,比門診更高;

其次更重要的是,小醫院的報銷比例,比大醫院更高!

這兩個原則,全國通用。

image

看門診還是住院,不是我們能決定的,需要醫生來根據實際病情判斷。但去小醫院還是大醫院,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呀!

為什麼去小醫院,報銷比例更高呢?這個道理其實很好理解。

醫保的大名,叫 “基本醫療保險”。它不是針對誰,而是要讓在座的各位,全都有基本的醫療保障。

為了照顧到這麼多人,醫保系統當然會傾向於讓大家去小醫院看小病;小醫院解決不了的,再去大醫院。如果所有人一有個頭疼腦熱就去三甲大醫院,那不就擠爆了嗎?

image

另外,這裡還要補充一下:如果你們城市的醫保規定里,幾種不同級別醫院的起付線是相同的,那麼在這些醫院花的錢,就可以在一起累計起付線。但是如果起付線不一樣,那即便你在這一檔醫院花過錢,那到另一檔醫院之後,也要從頭開始計算起付線。

image

但請注意,我們說的起付線,報銷,大醫院小醫院等等,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就是你得去醫保定點醫院。

所以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選自己的 “醫保定點醫院”。

首先,什麼是 “醫保定點醫院”?

這個定點醫院,不是指一個城市里那幾十上百家和醫保聯網的 “醫保定點醫院”。而說的是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地,需要你個人在這幾十上百家 “定點醫院” 中,單獨再選擇幾所醫院簽約,作為你自己專屬的定點醫療機構。如果你去自己選的定點醫院看病,達到起付線就能享受醫保報銷。

image

剛才已經說了,去小醫院看病,報銷的錢更多。所以在選擇自己的醫保定點醫院的時候,我們的建議是,不要全選知名的大醫院,而是要選小醫院和大醫院的組合。

image

還有一些城市,會有一些不需要單獨簽約,也會給你走醫保報銷醫院,比如北京全市的專科醫院,和這些大醫院,都不需要你單獨簽約。

image

為了講得更清楚一點,我們以北京為例,假設一個場景:

今天生病了要去醫院,此前我選過三家醫保定點醫院,除此之外,北京還有一些專科醫院和大醫院是不需要選也可以報銷的。那假如今天我去這些醫院看病,就有機會享受醫保報銷。但如果我隨便去了一家其他的醫院,那麼對不起,不管我花了多少錢,都沒人給我報銷。而且,我花的這個錢,還不能用於積累起付線,以後去定點醫院看病,起付線還得從頭開始攢。不過,急診除外啊。

image

那有些朋友聽到這裡可能在想,啊我之前定點醫院都是隨便選的,都不記得是哪些了。其實如果你想更換定點醫院,那直接去所在城市的社保局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