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af

leaf

It is better to manage the army than to manage the people. And the enemy.
follow
substack
tg_channel

腾讯 ima.copilot 訓練自己的知識庫

如何透過騰訊 ima.copilot 訓練自己的知識庫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個專屬的知識庫,能讓我們在學習、工作中快速獲取所需信息,極大地提升效率。騰訊推出的 AI 智能工作台 ima.copilot,為我們打造個人知識庫提供了便利。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透過騰訊 ima.copilot 訓練自己的知識庫。

認識騰訊 ima.copilot
ima.copilot 是由騰訊混元大模型提供技術支持的智能工作台,它整合了搜索、閱讀、寫作和知識管理等多種功能。透過 ima.copilot,我們不僅能進行全網信息檢索,還能上傳本地文件(如 PDF、文檔等),實現知識的快速獲取;它支持智能問答,能以定制化的方式回答我們的問題,提升信息獲取效率;在寫作方面,提供多種寫作模版,還具備擴寫、縮寫、翻譯以及生成思維導圖等功能;而最關鍵的,就是它支持用戶創建個性化知識庫,方便我們分類存儲和快速檢索信息。

準備工作
下載安裝:訪問官方地址https://ima.qq.com/,根據自己電腦的操作系統類型(目前支持 Mac 和 Windows,Windows 系統要求 win10 以上)選擇對應的安裝包,下載安裝。安裝過程很簡單,對於經常使用電腦辦公的同學來說基本沒什麼難度。
註冊登錄:安裝完成後,使用微信賬號登錄,即可開啟 ima.copilot 之旅。
訓練知識庫步驟
創建知識庫:登錄 ima.copilot 後,在主界面找到 “創建知識庫” 的選項,為你的知識庫起一個有意義的名字,比如 “工作資料”“學習筆記” 等,方便後續管理和識別。
知識收集與導入:
本地文件上傳:點擊知識庫界面中的 “上傳文件” 按鈕,支持上傳 PDF、文檔等格式的文件。假設你是一名學生,要準備期末考試,就可以將課程筆記、課件以及從網上搜集到的相關資料都導入到對應的知識庫中;如果你是職場人士,像產品經理可以把產品需求文檔、市場調研報告等上傳到名為 “產品相關” 的知識庫。
微信公眾號文章導入:ima.copilot 打通了微信公眾號文章的生態。當你在瀏覽公眾號文章時,如果發現有價值的內容,點擊小程序右上角的【導入】,就能把文章加入 ima 知識庫。比如看到一篇關於行業趨勢分析的優質公眾號文章,就可以快速導入到自己的知識庫中。
知識整理與標註:在知識庫中,你可以對導入的文件和文章進行分類整理,還能添加標籤。例如,將所有關於數據分析的資料都打上 “數據分析” 的標籤,這樣在後續搜索時,通過關鍵詞 “數據分析” 就能快速定位到相關內容,提高檢索效率。
智能問答與應用:基於訓練好的知識庫,你可以向 ima.copilot 提問。比如在知識庫中提問 “產品 A 的用戶需求有哪些?”,ima.copilot 會結合知識庫內容和自身的 AI 能力,給出詳細的答案。如果在產品迭代過程中遇到瓶頸,提問 “有哪些創新的產品功能可以提升用戶體驗?”,它也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庫內容,提供新穎的建議。
小技巧
精確使用提示詞:在提問時,盡量使用精確的提示詞,讓 ima.copilot 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從而生成更符合預期的答案。比如不要問 “給我一些建議”,而是問 “針對提升產品 A 用戶活躍度,有哪些具體的運營策略建議”。
定期更新知識庫:知識是不斷更新的,定期將新的資料、文章導入知識庫,刪除過時的內容,保證知識庫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透過以上步驟和方法,利用騰訊 ima.copilot 訓練自己的知識庫,讓它成為你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助力,幫助你在信息洪流中快速找到所需,提升效率,激發靈感。快來試試吧!

知識庫建立和問答:用戶可以基於全網信源和微信公眾號文章創建個人知識庫,均可集中存儲,打破 “信息孤島”,並透過智能問答功能獲取結構化的回答。
智能寫作助手:提供論文、文案、PPT 大綱等模板,支持擴寫、縮寫、翻譯和生成思維導圖等功能,幫助用戶高效完成寫作任務。
筆記功能:在與 ima 對話過程中,用戶可一鍵添加將內容寫入筆記中,避免了手動複製粘貼的麻煩。
多模態交互:支持文字、圖像等混合輸入(語音、視頻暫未測試),並內置思維導圖生成器。

文檔解讀和生成摘要:用戶可以上傳文檔,ima 會自動生成摘要和腦圖,幫助用戶快速了解文件內容。

共享知識庫:支持創建和分享知識庫,方便團隊協作和知識共享。

知識庫建立:高效構建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ima 支持多層級分類與自定義標籤功能,用戶可根據主題、項目或場景靈活搭建知識框架。例如,可將常用資料分為 “法規指南”、“會議文獻”、“技術手冊” 等類別,再透過標籤(如 “FDA”、“NMPA”、“SAS”、“CDISC”)快速定位內容,大幅降低信息檢索成本。 下圖是筆者剛建的資料庫結構圖(特別提醒:個人知識庫建議只存放公開的、非敏感數據,這是因為 ima 的個人知識庫文件需要上傳到雲端保存,儘管騰訊提供了安全的數據保障機制,但為了數據安全,請不要上傳公司文件):

IMG_20250218_204956

團隊協作與共享:
另外一核心功能,支持創建共享空間,設定不同成員的編輯與查看權限,滿足團隊知識沉澱需求,每一知識庫可設定最多 5 位管理員。同時,管理員可生成臨時鏈接將特定知識庫內容分享給外部夥伴,兼顧效率與安全。

使用注意事項

⚠️ 使用限制

雲端存儲:文件默認保存於雲端,敏感數據用戶需謹慎操作
聯網要求:使用知識庫必須保持網絡連接,且不可與聯網搜索功能同時啟用
空間容量:免費額度僅 1GB,暫無付費擴容選項

本文重點分享了 ima 的常規使用。目前市面上還有許多工具可供用戶選擇。構建個人知識庫時,需根據自身需求、偏好和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工具,並結合分類存儲、標籤化管理等方法,確保信息的高效檢索和利用,同時確保數據安全。無論是用於知識管理、學習筆記還是靈感收集,知識庫都能為我們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知識庫工具,在信息洪流中游刃有餘,實現個人能力的持續提升。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