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af

leaf

It is better to manage the army than to manage the people. And the enemy.
follow
substack
tg_channel

錢的屬性基金行業與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

圖片
基金行業同樣是表外資產遠遠高於表內資產的一個行業(目前其表內總資產規模約 2000 億元左右、資產管理規模卻高達 25 萬億),因此和銀保監體系的機構相比,基金行業也是輕資產行業。我們之所以聚焦基金行業,其原因在於真資管時代的背景下,基金行業在估值、人才建設、投資理念、大類資產配置以及運行機制等領域的引領地位是非常明顯的,其行業地位、機構發展、基本運行以及歷史脈落同樣也是中國資本市場運行軌跡的具體體現。請注意,本文不涉及私募投資基金行業。
一、整個基金行業架構圖
為後續便於分析基金行業,我們匯制如下圖來明晰整個基金行業的脈落,主要說明如下:

圖片

(一)整個基金行業主要分為公募和私募兩大類,#

當然這並非絕對劃分標準,特別是資管新規之後,資產管理行業分為公募和私募兩大類(後者可以投資非標),但私募投資基金從事的業務並不包括在資產管理行業裡面。
(二)廣義上的基金管理公司應該包括 145 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和 79 家基金子公司,其中 145 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還包括 130 家基金管理公司以及 15 家獲得公募基金資質的資產管理機構(如券商、券商資管和保險資管等)。
(三)討論基金行業時,市場上更多地是指公募基金業務,其可以分為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而後者可以進一步分為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貨幣型以及其它等幾大類。
(四)當然我們也無法回避基金行業中的專戶業務,全稱是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一對一和一對多),既包括通道類業務,也包括基金子公司從事的 ABS 業務,還包括社保基金及企業年金管理業務。

圖片

二、145 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剖析#

(一)機構類型:#

基金管理公司 130 家、券商資管 7 家、券商 6 家、保險資管 2 家
145 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僅有 130 家為純基金公司(證監會官網 2020 年 1 月 10 日發布的名單是 128 家),另有 15 家為獲得公募基金牌照的資管機構。其中泰康資管和人保資管為獲得公募基金資格的兩家保險資管公司,財通證券資管、中泰資管、渤海匯金資管、浙商資管、華泰證券資管、長江資管和東證資管等 7 家券商資管子公司也獲得公募基金牌照,此外東興證券、北京高華、華融證券、山西證券、國都證券以及中銀國際證券等 6 家券商同樣也獲得了公募基金牌照。

(二)股東背景:#

券商系 66 家、信託系 24 家、個人系 16 家、銀行系 15 家、沒有控股股東的基金公司 11 家 145 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以券商系和信託系居多,分別高達 66 家和 24 家(合計 90 家),要知道券商和信託公司數量過分別為 132 家和 68 家。除券商和信託外,銀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和個人系基金管理公司也分別達到 15 家和 16 家(合計 31 家)。

1、12 家小眾系基金公司:保險系 6 家、私募系 3 家、期貨系 2 家以及互聯網系、地產系各 1 家#

我們先看下比較小眾的基金管理公司。

  • (1)唯一的 1 家地產系基金公司(即河南省安融房地產開發 100% 持股的格林基金)、唯一的互聯網金融系基金公司(即螞蟻小微金服持股 51% 和天津信託持股 16.80% 的天弘基金)、唯一的 2 家期貨系基金公司(即南華期貨 100% 持股的南華基金和瑞達期貨 100% 持股的瑞達基金)。
  • (2)另有 3 家私募系基金公司,如弘毅投資(北京)100% 持股的弘毅遠方基金、朱雀股權投資管理 65% 持股的朱雀基金、莫泰山控股的博道基金。
  • (3)6 家保險系基金公司,分別為太平資管持股 91.50% 的太平基金和持股 51% 的國聯安基金、人壽資管持股 85.03% 的國壽安保基金、華泰保險集團持股 80% 的華泰保興基金、泰康保險集團持股 99% 的泰康資管、人保集團 100% 持股的人保資管。

圖片

2、15 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國有大行 5 家、股份行 4 家、城商行 4 家、外資銀行 2 家
目前共有 15 家銀行拿到公募基金牌照,其中國有大行為交行、建行、工行、農行、中行等 5 家(僅剩郵儲銀行),股份行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 4 家,城商行為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等 4 家。此外另有恆生銀行和意聯銀行兩家外資銀行也拿到公募基金牌照。

圖片

2、15 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國有大行 5 家、股份行 4 家、城商行 4 家、外資銀行 2 家
目前共有 15 家銀行拿到公募基金牌照,其中國有大行為交行、建行、工行、農行、中行等 5 家(僅剩郵儲銀行),股份行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 4 家,城商行為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等 4 家。此外另有恆生銀行和意聯銀行兩家外資銀行也拿到公募基金牌照。

圖片

4、24 家信託系基金公司#

實際上信託系基金不僅僅包括這 24 家,還包括其它一些信託公司參股的基金公司(如新華基金、易方達基金等)。考慮到信託公司的本質職能便是投資,由信託公司發起設立或入股基金公司自然而然也是其業務的一部分

24 家信託系基金公司包括山東國信的泰信基金、天津泰達的泰達宏利基金、吉林信託的天治基金、平安信託的平安基金、上海國信的上投摩根基金、中海信託的中海基金、中信信託的中信保誠基金、中融信託的中融基金、重慶國信的益民基金、廈門國信的圓信永豐基金、國投泰康的國投瑞銀基金、中鐵信託的寶盈基金、北京國信的北信瑞豐基金、中泰信託的大成基金、中誠信託的嘉實基金、山西信託的匯豐晉信基金、華寶信託的華安基金、華潤深國投信託的華潤元大基金、華宸信託的華宸未來基金。

圖片

5、66 家券商系基金公司#

券商系公募基金仍然是基金行業中最大的一个派系。

*(1)6 家券商資管(如財通證券資管、華泰證券資管、渤海匯金資管、浙商資管、長江資管、東證資管)以及 5 家券商 100% 持股的基金公司(如湘財證券的湘財基金、中航證券的中航基金、中金公司的中金基金、華融證券的華融基金、東方財富證券的東財基金等)。東興證券、華融證券、北京高華、山西證券、國都證券、中銀國際等 6 家券商也擁有公募基金牌照。

  • (2)其它 49 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均由券商直接或間接控股,如中泰資管和萬家基金(中泰證券)、申萬菱信基金(申萬宏源)、新華基金(恆泰證券)、西部利得基金(西部證券)、鵬華基金(國信證券)、南方基金(華泰證券)、融通基金(新時代證券)、長信基金(長江證券)、中信建投基金(中信建投證券)、中郵基金(首創證券)、興銀基金(華福證券)、興全基金(興業證券)、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廣發證券)、信達澳銀基金(信達證券)、長盛基金(國元證券)、長城基金(長城證券)、銀華基金(西南證券)、光大保德信基金(光大證券)、富安達基金(南京證券)、海富通基金(海通證券)、博時基金(招商證券)、華夏基金(中信證券)等。

圖片
圖片

圖片

6、11 家其它派系基金公司#

另外有 11 家其它派系基金公司,多數為金融控股公司擁有,如紅土創新基金(深圳市創新投資基金 100% 持股)、清華控股的諾德基金、新沃資本控股的新沃基金、建銀投資控股的國泰基金等等

圖片

(三)地區分布:上海、深圳、北京合計 120 家,廣東和浙江各 5 家,福建 4 家、西藏 3 家,重慶 2 家,6 個省份各 1 家
145 家基金公司的分布相對較為集中,且多與其母公司註冊地位於同一個地方。目前來看上海、深圳和北京分別擁有 65 家、32 家和 23 家基金公司,合計達到 120 家。顯然數量過於集中的這三個地方沒有太多討論意義,我們將重點聚焦於其它地區。

  • 1、六個省份各擁有 1 家。分別為河北的保定(即華融證券 100% 持股的華融基金)、山西的太原(即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山西證券);天津(即貨幣基金規模最大的天弘基金);新疆的烏魯木齊(即鉅盛華持股 30% 和深粵控股持股 25% 的新疆前海聯合基金)、陝西的西安(即朱雀基金)以及廣西的南寧(即國海證券持股 51% 的國海富蘭克林基金)。
  • 2、重慶擁有 2 家,且均為信託系,即新華基金(新華信託)和益民基金(重慶國際信託)。
  • 3、福建擁 4 家,其中福州 2 家(即興業銀行持股 90% 的興業基金、華福證券持股 76% 的興銀基金)以及廈門 2 家(即廈門國際信託持股 51% 的圓信永豐基金、瑞達期貨持股 100% 的瑞達基金)。
  • 4、西藏擁有 3 家,分別為泓德基金、惠升基金和西藏東財基金(東方財富 100% 持股),前面兩家為個人系基金公司。5、除深圳之外的廣東擁有 5 家,其中廣州擁有 2 家(即東旭集團持股 66.19% 的金鷹基金、廣州科技金融創新投資持股 50% 的富榮基金)以及珠海擁有 3 家(即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和中科沃土基金)。
  • 6、浙江擁有 5 家,其中杭州 3 家(分別為浙商基金、浙商資管和財通證券浙商);金華 1 家(即南華期貨 100% 持股的南華基金)以及寧波 1 家(即寧波銀行持股 71.49% 的永贏基金)。

(四)成立時間:主要集中於 2003-2004 年以及 2013-2018 年兩個時間段,2015 年之前以金融體系基金為主#

從歷年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批數量的演變趨勢可以更好把握政策導向。

  • 1、整體上看在歷史上有兩個時間段基金公司獲批的數量比較多、比較集中,如 2003-2004 年合計獲批 23 家,2013-2018 年合計獲批 66 家,這兩個時間合計共達到 89 家。

  • 2、中國基金公司最初主要以信託系和券商系為主,直到 2002 年銀行系和 2003 年保險系基金才正式問世。

  • 3、中國個人系基金、私募系基金、地產系基金、互聯網系基金等均產生於 2015 年之後,因為 2015 年之前的基金公司主要以金融體系內為主。

圖片

(五)註冊資本:前 10 大基金公司均為券商系或銀行系(前 6 大為券商系)#

1、從 145 家基金公司的註冊資本情況來看,目前註冊資本超過 20 億元的基金公司有 6 家,且均為獲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嚴格來講並不算真正的基金公司,這 6 家分別為華融證券、國都證券、山西證券、東興證券、華泰資管、中銀國際證券。

2、註冊資本排名第 7 至第 10 名的基金公司均為銀行系,分別為浦銀安盛基金、農銀匯理基金、鑫元基金和招商基金,畢竟銀行是金融體系是最大的金主。從註冊資本的分布上來看,有 25 家基金公司的註冊資本為 1 億元,註冊資本在 10 億元以下的有 124 家、5 億元以下的有 114 家,註冊資本在 10-20 億元之間的基金公司有 14 家。

三、基金行業數據梳理與剖析#

對於基金行業,由於業務主要是受托性質(也即表外),因此討論其表內的業務意義不大。需要說明的是由於 2019 年下半年的企業年金及社保基金規模數據尚未公布,所為避免數據對比上的前後不一致,這裡我們將 2019 年下半年的社保基金及企業年金專戶規模假設為 2.05 萬億(2019 年一季度為 1.90 萬億)。
(一)資產管理規模:2016 年之前專戶業務帶動、2016 年後公募基金緩慢崛起,目前穩定在 25 萬億元左右
基金管理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 一是公募基金業務,

  • 二是專戶業務(主要由基金子公司來開展)。

  • 從規模演變趨勢來看,2016 年四季度之前,專戶業務在基金行業中居絕對主導地位,其規模由 2012 年的不足萬億元快速增至 2016 年三季度的 17.39 萬億元(同期公募基金規模僅為 8.83 萬億元),佔整個基金行業資產管理規模的 2/3。2016 年四季度以來,隨著監管政策趨嚴,專戶業務出現趨勢性萎縮,其規模已經壓縮至目前的 11 萬億元左右,三年的時間規模壓縮了將近 6.50 萬億,而這三年期間公募基金規模則順勢升至目前的近 14 萬億元(淨增 5 萬億元),所以我們看到 “一增一壓” 之後,基金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變化並不大,基本穩定在 25 萬億元左右。

圖片
(二)公募基金:開放式為主、貨幣型基金回歸常態
在專戶資產規模趨勢下降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正逐漸成為基金行業的主要構成部分,公募基金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而開放式按投資方向則可進一步分為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貨幣型與 QDII 型等五大類。

  • 1、封閉式基金緩慢增長至目前的 1.22 萬億、開放式基金規模在 12-13 萬億區間內已徘徊兩年有余
    從構成來看,公募基金行業中封閉式基金的比例很小,不到 10%,但其規模卻在緩慢增長,目前已經從 2014 年的不足 1500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三季度的 1.22 萬億元。與封閉式相對應,開放式基金規模始終佔公募基金行業的 90% 以上,目前接近 92%。從趨勢上來看,2018 年下半年以來開放式基金規模始終在 12-13 萬億元的區間內徘徊,增長並不明顯。

  • 2、經歷 2015-2018 年的貨幣基金放量增長後,貨幣基金與非貨幣基金從 2015 年之前的平分秋色再次回歸平衡

如果將公募基金分為貨幣型與非貨幣型兩大類,則可以發現這兩大類在規模上幾乎平分秋色。2014 年底貨幣型與非貨幣型基金規模分別為 2.09 萬億和 2.45 萬億(後者更高),2018 年 9 月則分別增加至 8.26 萬億和 5.10 萬億元,這近五年期間在互聯網基金的推動下貨幣型基金規模大幅增加 6.17 萬億(非貨幣型基金僅增加 2.65 萬億)。2018 年四季度貨幣基金面臨嚴監管,規模上開始趨於萎縮,目前已萎縮 1.18 萬億至 7.08 萬億元,而非貨幣型基金規模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至 6.71 萬億,二者再次回歸平衡,各自公募基金的 50% 左右。

  • 3、股票、混合與債券型基金占開放式基金規模的比例不以 50%

在開放式基金的五種分類中,貨幣基金占比高達 55% 以上(2018 年曾一度高達 65% 以上),也即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僅貢獻了開放式基金的不到 50%。其中截止 2019 年三季度,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規模僅分別為 1.16 萬億、1.71 萬億和 2.53 萬億,三者合計才達到 5.40 萬億,要知道目前 A 股總市值高達 35 萬億,可見公募基金行業僅貢獻了全部 A 股市值的 1% 不到。

圖片

圖片

(三)專戶業務: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分別貢獻 60% 和 40%,目前在 10-11 萬億元之間

所謂專戶業務,即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的資產管理業務,該業務的規範文件源於 2012 年 9 月 26 日證監會發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證監會第 83 號令)。

*1、專戶業務可以分為單一客戶辦理特定資產管理業務(一對一)和為特定的多個客戶辦理特定資產管理業務(一對多),且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業務部門或子公司(即基金子公司)來開展專戶業務。

  • 2、目前專戶資產規模達到 10-11 萬億元之間,其中基金管理公司的專戶規模占 60%(自 2016 年三季度以來一直穩定在 6-6.50 萬億元之間)、基金子公司的專戶規模占 40%(目前約 4 萬億)。

  • 3、2012 年專戶業務放開之後,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放量增長,2016 年 9 月底快速增長至 11.15 萬億,隨後在政策的高壓之下迅速萎縮,目前已降至 4 萬億元左右(2019 年三季度為 4.40 萬億元)。需要說明的是 2012-2016 年期間的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多以通道類業務為主,這和券商資管子公司的職能是相似的。

  • 4、目前基金管理公司承擔的社保基金及企業年金規模約 2 萬億元左右

圖片

四)銷售渠道:直銷 60%、銀行代銷 20%、券商 10%、其它 10%

基金產品的銷售渠道無非是直銷、銀行代銷、券商代銷以及其它渠道(如互聯網等)等四類。

在 2005-2007 年的那一波股市牛市期間,銀行代銷比例從 30% 以上迅速增至 2007 年的近 80%,貢獻了基金管理公司銷售渠道的 80%,但在 2008 年股市邁入熊市低潮期後,商業銀行代銷欲望不斷降低,並嚴重衝擊基金行業,導致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通過直銷的路徑來完成銷售,2016 年基金管理公司直銷比例高達 80% 以上,形成典型的自發自管自銷模式。2017 年後銀行代銷的動力有所增強,基金直銷的比例則相應下降,而券商渠道則始終穩定在 10% 左右的比例。

圖片

四、140 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管理規模排序#

通常情況下,對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按規模進行排序時,會將貨幣基金剔除,這裡我們使用三種口徑,即貨幣基金規模排序、非貨幣基金規模排序、總管理規模排序。

(一)從非貨幣基金規模來看,管理規模超過 1000 億元的機構有 23 家,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排名 6-10 位的分別為中銀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而城商行系的永贏基金管理規模達到 1025.70 億元(位居第 23 位)。

(二)從貨幣基金規模來看,天弘基金以 1.17 萬億位居第一(其非貨基金規模為 620 億元),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建信基金(4303.89 億元),管理貨幣基金規模超過 1000 億元的機構有 21 家。其中第 3-10 位分別為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和鵬華基金。

(三)從整體管理規模來看,天弘基金因較高的貨幣基金規模同樣以 1.23 萬億元位居第一,管理規模超過 1000 億元的機構有 37 家。排名 2-10 位的機構分別為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建信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華夏基金和廣發基金。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五、基金行業大事件簡要回溯

基金行業至今已歷經 20 余載,和其它金融行業一樣,同樣有著動蕩頻繁的歷史進程。

(一)1997 年 11 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前:老基金時代
基金本身是籌集資金的一種手段,而這也是我國為什麼決定發展基金行業的原因,以 1997 年 11 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為標準,市場通常會將之前的基金稱為老基金,而將一系列法規出台之後的基金稱為新基金。可以說在 1997 年之前,我國的基金行業一直處於不斷探索的階段,很多東西未見得很規範(如發行和審批多頭管理、投向不少節制等等),但卻為 1997 年以後基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並提供了經驗基金,這一時期除了老基金外,還有受益券、組合憑證等基金類證券。

1、1991 年 8 月和 1992 年 10 月,我國第一只未經批准的基金(即珠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發起設立的珠信基金)和基金公司(深圳投資基金公司)相繼成立,隨後投資基金在全國各地紛紛成立,形成了典型的 92 基金現象(1992 年是 1991-1998 年期間成立投資基金最多的一年、高達 57 只)。

2、1992 年 10 月,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國務院副總理 ZHJ 兼任主任)和中國證監會(劉鴻儒兼任主席)同時成立,基金行業的一系列法規文件也開始邁入起草日程。3、1992 年 11 月,淄博基金(公司型封閉式投資基金)和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淄博市信託投資公司、交通銀行淄博運行、山東證券公司和工商銀行山東信託聯合發起)先後獲准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只由央行批准成立的基金和基金公司。

4、1992 年 12 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規定央行負責審批和歸口管理證券機構,審批投資基金證券和金融機構債券(包括信託受益債券)。

5、1993 年 5 月,央行發布《關於立即制止不規範發行投資基金和信託受益債券做法的緊急通知》,同年 7 月 5 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明確對金融業進行整頓。

6、1994 年 10 月,國務院證券委有關領導指出我國基金業存在的四大問題:
(1)設立基金的隨意性強;
(2)缺少合格的管理人才;
(3)基金管理不規範;
(4)基金參與者缺乏對市場的足夠認識。這一時期的亂象便體現在資產投向方面,當時成立的基金起到影子銀行的作用,投入股票的比例較少,多數投向實業。

7、1996 年 10 月,證監會啟動基金部籌備工作,1997 年 10 月正式決定籌建,並明確要在 1998 年的春天試點新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發行基金產品。

8、1997 年 11 月,國務院證券委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證監會作為證券投資基金的監管機關(央行正式退出管理),這也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一個重大舉措和標誌性事件,隨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業基金、創投基金等各類基金的監管職責也相繼被劃轉至證監會。
9、1997 年 12 月,證監會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如《關於申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申請設立證券投資基金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四項實施準則等系列配套文件。

10、1997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金融改革、整頓金融秩序、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撤銷央行省級分行、設立跨區分行;改變金融業的混業經營模式;整頓金融秩序(包括清理對老基金的清理整頓工作)等內容。

(二)1998-2000 年的封閉式基金時代: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發行試點大幕拉開#

1998 年後,我國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開始正式試點。同時在 1998-2000 年期間也是我國金融業整頓時期,有著一系列問題的老基金在這段時期日子並不好過,多以清盤告終。

1、1998 年國泰、南方、華夏、華安、博時以及鵬華等 6 家首批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並發行 6 只基金產品(規模合計達到 120 億元)。這一年的 3 月 - 7 月,工行、建行、農行、交行以及中行等五大行順勢拿到基金托管的資格。

2、1998 年 8 月,財政部與國稅總局聯合發布《關於證券投資基金稅收問題的通知》、證監會發布《關於證券投資基金配售新股有關問題的通知》。

3、1999 年 8 月,央行發布《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允許符合條件的基金公司進行同業市場。

4、1999 年 10 月,證監會和保監會同時宣布,保險資金可以通過購買證券投資基金進入證券市場。

5、2001 年財政部、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經批准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專業投資管理機構可以成為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但社保基金投資基金和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 40%。
(三)2000-2001 年的步履蹒跚:開放式基金試點、基金黑幕與 “好人舉手” 制度
1、2000 年 5 月,時任證監會主席的周小川在 “基金發展國際研討會” 上明確表態要積極推出開放式基金。同年 10 月 8 日《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正式發布。

2、2000 年 10 月《財經》雜誌發表一篇題為 “基金黑幕 — 關於基金行為的研究報告解析”,直指中國基金行業的亂象(如對倒製造虛假成交量、倒倉操縱市場、基金投機性過強等)。隨後 10 大基金管理公司進行回擊,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琏先生接受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採訪時提出 “執法機構、管理機構要採取行動”,使相關爭論持續發酵。特別是 2001 年 1 月吳敬琏再次接受《經濟半小時》專訪時對莊家和中國股市現狀進行猛烈批評(認為股市連賭場都不如),引發對中國股市的大辯論。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擔任中基協會長的洪磊先生也在這次基金黑幕事件中備受牽連,並在之後調任中國證監會基金監管部。3、2001 年 1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完善基金公司董事人選制度的通知》,引入獨立董事制度。同時基金部也下發了《關於基金管理公司開展對外合作的意見》。

4、2001 年 3 月,華安基金正式獲批成為第一家發行和管理開放式基金的試點公司(9 月正式發行),同時證監會發布了對國內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的檢查報告。

5、2001 年 5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申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了除券商、信託之外,其他市場信譽較好、運作規範的機構也可以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這一制度被稱為 “好人舉手” 制度。
(四)2001-2004 年的大創新時代:基金法通過、合資試點、QFII 落地、社保基金入市、貨基問世,傘形基金、避險基金、ETF 以及 LOF 相繼推出
2001 年中國加入 WTO 後,中國的基金行業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革,一系列重大舉措和產品創新不斷呈現。1、2001 年 10 月 31 日,華安基金和摩根富林明在上海正式成立聯合工作小組,為成立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做準備。2、根據 WTO 協議,外資機構設立合資公司從事中國內地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的比例不超過 33%(三年後外資比例不超過 49%)。在此背景下 2002 年 6 月,《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和《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正式發布。同年 10 月由國泰君安和德國安聯集團合資成立的國聯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為第一家獲准籌建的合資基金公司,同年 12 月由招商證券、荷蘭投資公司合資成立的招商基金成為第一家獲准成立開業的合資基金公司。2002-2004 年期間,共有 12 家合資基金成立,如華寶興業基金、國聯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富國基金、湘財合豐基金等。3、2002 年 11 月,證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外管局也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暫行規定》,隨後滬深交易所於 12 月 1 日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證券交易實施細則》。2003 年 5 月,瑞士銀行、野村證券株式会社兩家機構成為首批獲准的境外機構,隨後多家外資機構也陸續獲得 QFII 資格,標誌著 QFII 正式落地。

4、2002 年 12 月,南方、博時、華夏、鵬華、長盛以及嘉實等 6 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為首批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標誌著社保基金開始入市。5、2003 年 10 月,自 1999 年 3 月成立起草小組開始算起,歷經四年之久的《基金法》獲得通過,取代《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6、2004 年 8 月,證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貨幣市場基金管理暫行規定》,標誌著貨幣市場基金正式問世。需要說明的是,2002-2004 年期間,諸如 2003 年 2 月湘財合豐基金(現泰達宏利基金)發起設立的湘財合豐行業類別基金(傘形基金)、2003 年 5 月南方基金發起設立的南方避險基金(採取保本策略)、2004 年 11 月的上證 50ETF(指數型基金)、2004 年 12 月的首只 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

(五)2004-2007 年的歷史輪回:銀行系基點試點、QDII 啟動、企業年金入世以及基金行業整頓#

我們在之前分析券商行業時,已經明確指出這一時期是證券行業的監管調整期,同時也是中國股市的瘋牛之年,滋生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基金行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市場環境,特別是股改政策的推動,使得股市與基金雙雙進入牛市的瘋狂階段。

  • 1、2004 年 9 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以及 2015 年 2 月央行、銀監會和證監會聯合發布《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標誌銀行系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落地。同年 4 月央行宣布工行、建行和交行成為首批試點銀行。

  • 2、針對貨幣市場基金的回購養券、盲目攀比收益率、人為降低投資組合真實久期等亂象,2005 年 3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等相關問題的通知》和《貨幣市場基金信息披露特別規定》,對貨幣市場基金行業進行規範。

  • 3、2005 年 2 月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標誌著和社保基金一樣,企業年金也正式入世。

  • 4、2006 年 6 月證監會召開 QDII 產品評審會,同年 8 月華安基金成為首家正式獲批啟動 QDII 試點的基金管理公司。

  • 5、2006 年 12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貫徹落實第 31 次基金業聯席會議精神,加強風險防範,促進基金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直指基金行業亂象 ,導致基金產品審批一度放緩。

  • 6、2007 年 6 月,證監會發布《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

  • 7、2007 年 11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基金行業風險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基金行業進行嚴厲整頓。這裡特別需要提出的是,2007 年的老鼠倉事件導致 2009 年 2 月全國人大在通過《刑法修正案(七)》時將 “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內幕信息並從事相關交易” 等行為增加到入刑條款。

(六)2008-2012 年的放鬆管制時代:中基協成立、基金子公司和專戶理財問世以及貨幣 “T+0” 機制形成#

  • 1、2008 年 1 月,證監會發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標誌著基金公司專戶理財業務開啟。
  • 2、2008 年 4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設立機構的規定》,一些基金公司紛紛在香港開設分支機構。
  • 3、2008 年 12 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創新的鼓勵措施》。
  • 4、2009 年 5 月,證監會對基金管理公司開展特定多個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進行規範。
  • 5、2009 年 6 月,證監會向基金公司、托管銀行下發《交易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ETF)聯接基金審核指引》。
  • 6、2009 年 11 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 7、2011 年 6 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修訂稿)》. 明確了獨立銷售機構的相關事項。
  • 8、2011 年 8 月,證監會發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2012 年 9 月證監會對試點辦法進行修訂,同年 10 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標誌著基金子公司正式問世。
  • 9、2011 年 12 月,證監會、央行與國家外管局聯合發布 RQFII 試點辦法,打開了境外人民幣投資境內證券市場的大門。
  • 10、2012 年 6 月,證監會下發《關於增設發起式基金審核通道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於增設發起式基金審核通道有關問題的說明》,標誌著發起式基金正式問世。
  • 11、2012 年 6 月,中基協正式成立 12、2012 年 10 月,匯添富基金在業內首次推出貨基 “T+0” 贖回機制,這也催生了貨幣市場基金的六年瘋狂。13、2012 年 12 月,《關於深化基金審核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發布,首次提出 “鼓勵建立基金退出機制”。

(七)2013-2017 年的伪資管與真資管過渡時代:餘額寶上線、滬港通基金、保本基金、分級基金等#

這一時期在過去被稱為大資管時代,但實際上是伪資管時代,同時也是基金子公司大發展的一段時期,T+0 貨基、保本基金、分級基金等也在這段時期得到快速發展。當然滬港通基金、香港與內地基金互認等積極的一方面也有所體現。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時期,特別是 2016 年開始,證監體系的相關部門便已經在為真資管時代的到來做準備,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

1、2013 年 6 月,修訂後的《基金法》和《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正式施行。

2、2013 年 6 月,餘額寶正式上線,對接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並導致淘寶基金店成為後續 3 年的基金行業主流。

3、2013 年 9 月,上海東證資管成為第一家獲得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券商。

4、2013 年 12 月,國務院發布《關於管理公開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明確自然人可以發起設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5、2014 年 4 月,首單公募基金股權激勵獲批。

6、2014 年 4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對通道業務進行規範(如進行備案、抽屜協議陽光化等),加強了對基金子公司的業務監管。

7、2014 年 9 月,嘉實基金推出行業內首只參與國企混改的股權投資基金,即嘉實元和直投封閉混合型基金。
8、2014 年 6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大力推進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9、2014 年 12 月,國內首批 3 只滬港通基金同時發行(即南方恒指 ETF、華夏滬港通恒生 ETF 及聯接基金)。

10、2015 年 2 月,中基協啟動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台需求整理與流程設計工作。

11、2015 年 5 月,中國與香港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就香港與內地兩地基金互認安排正式簽署《監督合作備忘錄》,並發布配套文件《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使香港與內地基金可以互相到對方銷售,同年 12 月便有 3 只香港互認基金獲批。12、2016 年 11 月,滬深交易所發布《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

13、2016 年 12 月,證監會發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

14、2017 年 1 月,財政部、國稅總局發布《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政策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

15、2017 年 2 月,證監會發布《關於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要求將 “保修基金” 名稱調整為 “避險策略基金”。16、2017 年 9 月,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

(八)2018 年之後的真資管時代:大資管行業的基本運行規則趨勢一統、基金行業較為主動#

2017 年 11 月的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以及 2018 年 4 月的正式稿,宣布了保本基金、避險策略基金、公募分級基金的死刑,而瘋狂發展 5 年之久的基金子公司業務也被明顯壓制。同時貨幣市場基金也開始面臨比較嚴格的監管,整個大資管行業在基本運行規則上正趨於一統,而先知先覺的基金行業在大資管行業已經明顯較為主動,特別是在資管行業估值、人才培育與引進等方面。

①尊姓大名 就像中國人的名字是姓 + 名,一只基金的名字也不会随便起 ——

姓氏(基金公司)+ 名字(投資方向或特點)+ 種族(基金類型)

** 挑基金就像挑人,每只基金都有一份自己的簡歷。看懂了簡歷,就能搖身一變 HR,明確標準,10 秒過篩,選出你中意的那只 “候選基”。 接下來,我們就以天天基金為模板,康康你的基金,都在如何介紹自己吧。 **

②當前身價#

最顯眼的位置,當然放大加粗留給標價。 旁邊的漲跌幅告訴你,今天比昨天漲了多少?跌了多少? 通常債基、股基和混合基金顯示的都是最新淨值,就是今天的價格。而貨基因為相對穩定,可以顯示 “七日年化” 或 “萬份收益”。 但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顯示,對於我們選基,都不太有參考價值。

③定位標籤#

為了助你一眼辨識基金身份,重點位置還要自貼標籤 —— 基金類型、風險等級、各類評級、歷史風雲榜…… 種種如雷貫耳的虎狼之詞這裡都不會少。

圖片

圖片

重點來了,你們買基不就想看能賺多少錢嘛? 雖然不確定未來,但這裡坦白過去,折線圖 + 明細清單,搭配使用,清清白白。 走势图 “近 1 月”,看漲跌幅,就能判斷基金的性格,是激進還是相對平穩; 拉長到 “近 5 年”,看能不能跑贏同類平均、滬深 300。 輔佐表格,看同類排行,拉長到 3-5 年,就能知道它的排位如何,是否始終身居基中龍鳳。#

⑤風險波動
名利場上風雲變幻,不經歷波動,怎麼賺收益? 這個板塊看 “最大回撤”,即下跌幅度。回撤越大,意味著它更具冒險精神,但你面臨的虧損也可能越大,畢竟風險永遠與收益並存。
⑥到崗時間
現在買,幾時開工(確認份額)?幾時算出賺了多少錢(查看盈虧)?一個時間軸說清楚。

⑦業務領域
這也是選基需要考核的重點,體現了一只基的專業背景。 你要買什麼類型的基金?看持倉的資產配比,可比單看名稱靠譜。 比如這只,自稱混合基金,但股票占比遠超 80%,是典型的股基沒錯了,風險自然更高。 再看行業和重倉股票,就知它的主營業務,是否契合你近期的 “崗位” 需求。
⑧業務規模

專業 6 不 6,規模就能看出一二。賺著幾百塊的收益,談著幾十億的生意,說的就是基金。 規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超 100 億,基金經理可能就沒那麼多精力去管理,調倉也變得沒那麼靈活。 規模太小,連續 60 個工作日低於 5000 萬,調倉會很被動,還可能發生清盤的風險,1 億以上是一個安全邊界。 所以一般會選擇規模在 25-50 億的基,但也不乏超 50 億的優秀大盤。

⑨工作年限
一個成熟穩重的職場人,至少需要 5 年深耕某行業的經驗,基金也是如此。 從基金在國內 20 年的發展來看,成立時間超 10 年就是 “老司基”;債基因為平均年限在 3 年,5 年以上的債基,也算是穿越過完整牛熊周期的老前輩了。

⑩幕後掌門#

每一只主動基的背後,都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基金經理,這裡值得亮出他們的大名。 一只基要成就偉大,一般基金經理都管理了至少 3-5 年,並且經歷過完整的牛熊考驗。

投資基金無非有兩類人:#

第一類人:新手,無從下手

第二類人:投資了一段時間,悟出一些門道

不管你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都沒關係,因為買主動基金,其實我們押注的是基金經理,基金經理才是主動基金的靈魂。

主動基金並不像被動型基金,閉眼就能買,新手還需注意如何避坑:

1. 不宜購買太多只,精力不夠,真的很難管理。

2. 分散投資,同一個行業,不必重複購買。

3. 不宜頻繁買入賣出,交易成本高,手續費可能都會蓋過收益,況且賣出後還要再考慮新的投資,花費太多的精力。

4. 要小心那些基金公司首頁榜單上的基金,那些基金往往已經漲了很多,追高很容易被套。

對新手來說,如何從 7000 多只基金中挑選 3-5 只優秀的基金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小白們都希望別人能夠直接告訴我們買哪只,但是基金不是永遠只漲不跌。

即使跟風買入,面對基金大幅回撤的時候,試問自己能否承受?而等到市場上漲時,也要學會適時止盈落袋為安。

覺得投資沒有捷徑可走,即使你不知道如何選擇,但是也得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那如何挑選一只優質的基金呢?

選基金就像選對象一樣。一尋,二比,三觀察。

首先,你心裡要有一個對 “另一半” 的標準,有了這些標準你再去找尋;

其次,如果同時有好幾個同樣優秀的人在你面前,你肯定需要做一番比較 ;

最後,選擇最心儀的那位,在 “結婚” 前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

以下是篩選基金的一些常用指標:

圖片
基金經理人

主動基金,主要是把資金交給基金經理來管理。

基金經理需要具備長期管理一支基金的專一性,最好能夠經歷 2 輪牛熊,並且以往的業績都是穩穩的排在中上游的水平。

會通過以下幾方面來篩選:

任職不到2年,或者頻繁更換的直接pass

查看歷任基金經理,最好過去3-5年都由一個人來管理這只基金,這表明基金經理有3年以上的管理經驗,並且有經歷牛熊。

基金經理過往管理的基金以及業績表現,3年、5年、10年業績都保持很好的話,說明基金經理人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基金經理擅長的風格以及持倉的票是否是你所認同,比如你看好科技行業,那肯定是要找那些擅長成長型投資的經理人

也可以通過看市場周期來選擇基金經理人,比如今年漲的比較好的是白酒,消費類,那可以選一些擅長做價值投資的這些經理人
基金規模

挑選規模中等的基金,10-30 億左右。

因為如果基金規模太小,連續 60 個工作日低於 5000 萬,很有可能發生清盤的風險。

如果規模太大,第一,基金經理可能也沒有這麼多精力去管理。其次,調倉的靈活度大大的減弱。

持倉比例#

通過持倉的股票與比例來了解該基金的風險屬性,以及投向的是哪些行業。

以這只基金為例,我們來看下它的持倉情況,很顯然,從股票名稱就可以得知這是一只醫藥主題概念的基金。

如果你看好某個行業或者主題,比如食品行業、水泥建材,豬肉概念等等,都可以在天天基金中主題基金板塊中找到。

基金評級#

目前可以看基金評級的機構有,晨星、銀河證券、上海證券、海通證券,濟安金信等等。

其中,晨星是目前公認的比較權威的評級機構,支付寶裡螞蟻金服用的是晨星的評級,5 星為最高,1 星為最低。

評級機構主要根據基金的過往業績, 收益和風險的預期對基金進行排序打星。

每家評級機構的標準和原理都不太相同,應該要多方參考。

而且如基金經理頻繁更換的話,基金評級可能還是停留在上一位基金經理,並不能真實的反應現階段的基金情況,所以基金評級只是篩選的指標之一,並不能成為買賣基金的核心建議。

基金公司規模#

可以通過天天基金上基金公司排名來篩選,選擇成立時間較長,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

一般規模大,成立時間長的基金公司已經建立了一批實力強大的投研團隊以及一套完善的投資體系。

一、投資對象#

的錢大部分用來買什麼,就叫什麼名字。買貨幣工具就是貨幣基金,買股票就是股票基金,買債券就是債券基金。

小明打算玩基金,相當於有了一個空杯子。債券是牛奶,股票是黑咖,往杯子裡倒什麼、倒多少,決定了飲料的性質。

杯子裡 80% 及以上都裝著牛奶(債券),它就是牛奶杯 —— 債券基金。

裝滿純牛奶就是純債基金。

裝了一小部分可轉債,變成了調味奶 —— 一級債基。

裝了一小部分咖啡(股票),但仍有 80% 是牛奶,也只能算咖啡牛奶調味飲料,它叫二級債基。

但是有一天,小明長大了,牛奶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了。來點刺激的獲得更高收益,於是喝起了咖啡 —— 股票基金。

達到 80% 的咖啡含量就屬於這一類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喝美式。

而小明有一個女朋友,喜歡奶味重一點的咖啡,也就是咖啡的配比降到了 80% 以下,變成了拿鐵,這就叫混合基金。

所以 80% 是一道分水嶺。

而拿鐵的風味也很多 ——

咖啡多一些,達到了 60% 以上,就叫偏股型混合基金。

牛奶多一些,占比達到了 60%,就叫偏債型混合基金。

牛奶咖啡接近 1:1,就是股債平衡型混合基金。

還有一種,點單前不告訴你是多放牛奶還是多放咖啡,看天氣、看心情決定配比,就是靈活配置型混合基金了。

但是有一天,小明的新鮮勁上來了,什麼咖啡都想嘗一下。可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窮,沒法兒全部買回家,還喝不完。

於是買了一盒小樣包,全網推薦的 TOP10 款網紅咖啡一樣一小袋,這個包就叫 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江湖名號 Father of Father(爺爺)。

說完 “爺爺”,不得不提一嘴 “奶奶”——MOM(Manager of Manager),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這個在國內才剛剛起步。

二、管理方式#

從管理方式來看,基金又可以劃分為主動基金和被動基金。

同樣是牛奶咖啡飲品店,有的是老闆獨自打理,憑藉經驗調製。好不好喝,取決於師傅的手藝,這就是主動基金。

選好主動基金,找對基金經理很重要。

也有老闆希望自己的水平穩定一點,把製作牛奶咖啡流程化,預先就設定好步驟和配比,生產出標準化的飲品,這就是被動基金。

大熱的指數基金,就屬於這一類。

就像星巴克的店員一直在換,但味道卻沒太大變化。雖然很多基金公司都推出了同一只指數,但買這家與買那家,指數收益不會相差太大。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之前挑選滬深 300 時,只用考慮那些維度。

三、募集對象#

飲品做出來,寫在菜譜上,面向所有顧客,大家都能買,這就叫公募基金。面向社會公開發行,投資門檻低,是咱老百姓的選擇。

還有一種私房菜,只走高端路線,面向特定人群,這就是私募基金。要投資?先拿出 100 萬。

既然菜不是寫在菜譜上,吃什麼,就不是我們普通人能知道的。好不好吃,也只有這一小撮人知道了。

四、運作方式#

按照運作方式,還可以分成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看名字就能理解了。
封閉式基金(Closed-end Funds)的钱是封起来的,像银行定期一样,规定的封闭期结束前,都不能赎回,只能去证券交易所转让。

所以这种基金,一开始就确定好了基金规模,封闭期间,给足了基金经理自由的发挥空间。

这也意味着,选对基金经理很重要。不然一步错,接下来,就只剩整个封闭期的漫漫懊悔。

于是,开放式基金(Open-end Funds)应运而生。基金大门敞大开,随时申赎随便你。

但这种方式也有弊端。不得不紧跟市场的脚步,甚至纵容它的脾气。

如果市场哪天不理性大跌,基金经理也要被迫砍仓,不然咱投资者可不买账,结果估值就进一步下跌,变成了恶性循环。

五、交易場所#

上面提到的證券交易所,就是這裡的 “場”。

你在證券交易所裡交易的基金,就是場內基金。

在證券交易所之外的地方交易基金,就叫場外基金。

那這個 “場” 是做什麼的呢?

它就像一個高級版的跳蚤市場,手持入場券(開戶)進場。不想要的飲料就放在這裡賣,想要的人就在這裡買。這波操作就叫買入賣出。

當然你也可以在這裡直接向老闆訂購飲料,拿到後不想要了也可以找他退貨,這就叫申購贖回。

不過想在場裡找老闆,門檻還是很高的,一般是 50 萬起步,有的甚至要 100 萬。

相比於場內,場外要申購,就沒有這麼高的資金要求了。現在各大平台基本都是 10 元起。

總結一下,
在場內交易,既可以買賣,又可以申購贖回;
但場外,就只能申購贖回。

飲品發展到一定階段,總归需要推陳出新。所以上面提到的五大分類,任意排列組合,就能形成新口味。

比如 ETF(Exchange Traded Fund),就是場內基金 + 開放式基金 + 指數基金,簡稱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而 ETF 聯接基金,就是為了打破 “場” 的壁壘,專門為不想進場交易沒有股票賬戶的同學服務。

又因為,不同類型的基金各有優劣,就會誕生一些混血款。

比如指數增強型基金,就是身為一只被動基金,還有通常 20% 的倉位,交給了基金經理來主動操作。

常常提到 “風險和收益並行”。想賺錢,不能單單只看歷史收益,也要評估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

投資其實是不斷認識自己人性和市場經驗磨合的過程。#

買基金之前,大多數人都高估了自己#

故事 1:

年前,基金勢頭正猛,身邊有個朋友看別人在科技基金上賺了錢,眼紅跟風也買了,後面受疫情以及全球市場影響,科技題材類的基金暴跌,損失了 20% 左右。

不巧她入場的時候是在較高的位置上,跌得時候特別手足無措。和她聊的時候發現她走入了一個誤區,對自己購買的理財產品一問三不知。

故事 2:

我有一同學的姐姐,把大部分的錢都放在活期上,她的意思是萬一要用的時候可以靈活支配。

現在穩健型的理財產品都有隨存隨取的功能,即使放在安全指數很高的貨幣基金裡面,也有好幾千的收益呢,真的是替她心疼。

這其實是 2 個較極端的案例,一個是盲目的跟風去買一款不了解的理財產品,另一個是完全不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