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af

leaf

It is better to manage the army than to manage the people. And the enemy.
follow
substack
tg_channel

錢的屬性4中國金融機構體系

一分鐘搞懂中國金融機構體系#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金融行業,首先要一定要對金融行業的全貌有一定的了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但金融行業內的機構眾多,初入門者往往雲里霧里,到底哪些是合法的那些是非法的?那些風險高,那些風險低?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各種機構都是做什麼的?銀行、證券、基金、信託、資管又有什麼區別?中國金融系統到底由誰掌控,參與者都有誰,他們彼此之間是如何聯繫運作的?本文以一張圖為支點,向金融從業者展示整個金融行業的全貌,已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

image

想進入金融行業,首先要一定要對金融行業的全貌有一定的了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但金融行業內的機構眾多,初入門者往往雲里霧里,到底哪些是合法的那些是非法的?那些風險高,那些風險低?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各種機構都是做什麼的?銀行、證券、基金、信託、資管又有什麼區別?中國金融系統到底由誰掌控,參與者都有誰,他們彼此之間是如何聯繫運作的?本文以一張圖為支點,向金融從業者展示整個金融行業的全貌,已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

一、頂層 — 中共中央(國務院)

中央及國務院制定頂層的金融政策,每年的 11 月或者 12 月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會決定下年度的貨幣、財政政策的主要基調。央行、財政部等根據這一基調下再制定具體的操作辦法及實施路徑。

二、監管層 / 執行層(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財政部)

1、央行:央行是貨幣政策的主導者,建立宏觀審慎管理框架,擬訂金融業重大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信貸政策,完善貨幣政策調控體系,負責宏觀審慎管理。其在某些功能上會與銀保監會有重疊,容易造成重複監管或者監管盲區,這也是一行兩會分業監管被國內部分學者詬病的地方。

央行獨有技能:貨幣發行

2、銀保監會:銀保監會是在 2018 年中央機構改革推動下由原銀監會與保監會合併成立,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在國有金融機構的人事任命權上有很大的話語權,其在行業監管職能上部分與央行重疊。

3、證監會:證監會主要負責證券行業的監管,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中國證券行業一開始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國企脫困,所以從成立的那一刻起各種制度、規則就讓證券行業偏向融資功能性質,這也導致了現在證券行業投資功能低,小股東利益難以保障等亂象,證監會主席被戲稱為全中國最難做的主席。

4、財政部:財政政策的主導者,負責全國的財政收支管理。同時財政部也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控股了大多數的國有銀行、國有保險公司、國有證券公司、國有信託公司。所以金融行業有央媽財爸一說,因為財政部確實是爸爸,整個金融行業的半壁江山都屬於財政部控制。

財政部獨有技能:國債發行

三、行業協會

由證券協會等共 13 家主流行業協會構成,輔助監管層規範各自行業的運作,擁有部分登記、審批、備案、從業人員管理等功能。

四、交易場所與清算機構

交易所:全國性的正規、安全、可靠的交易所只有 8 家。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目前股民們炒股的地方,提供了主板(A/B 股)、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待推出)的股票交易;

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提供螺紋鋼、原油、大豆、塑料等三十餘種大宗商品交易

上海黃金交易所:提供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交易;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提供股指期貨交易;

** 新三板:** 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目前有超過 1 萬家的新三板上市公司,從股份轉讓的形式來看分為做市商交易及協商交易,目前普通投資者不能參與新三板股票交易。

五、市場參與主體

1、我國商業銀行系統共有 4000 餘家企業,從股權來看,財政部代表國家通過直接或者間接方式持有所有商業銀行體系股權約 45%,地方政府持有股份約 40%,剩餘 15% 股份屬於社會資本及外資。

獨有技能:吸儲

商業銀行包括國有銀行 5 家(工農中建交);

股份制銀行12 家(浦發、招商、中信等);

城商行 134 家(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等);

農商行 1311 家(長沙農商行等);

農村信用社 938 家(如衡南縣農村信用社);

郵儲行 1 家(郵政儲蓄銀行);

民營銀行 17 家(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等);

村鎮銀行 1594 家(北京延慶、湘西長行等);

外資銀行 41 家(如星展銀行等);

2、政策銀行:是貫徹我國某些特定經濟政策,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目前共有 3 家,即國開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特點是貸款期限長,利率低,但是獲取難度大。

3、保險業:中國保險業發展較為緩慢,目前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主,人壽、人保、平安、太保等;也在逐步放開了民營資本進入,如安邦、前海人壽等。保險行業在國內口碑很一般,理賠複雜(車險相對好點),帶有隱形陷阱的各種保險合同,誇大的宣傳無法兌現等是主要原因。

4、證券公司:證券從 1990 年上交所開業以來,近三十年時間,行業發展迅速,共有 130 餘家證券公司,目前 A 股市場總市值約 40 萬億人民幣(不含三板及四板)。

5、信託公司:信託公司目前全國共有 68 家,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 20 餘萬億。信託業務跟銀行資管、券商資管、私募基金相似,但是可以做貸款業務,這是資管與私募不具備的能力。但近年的趨勢是資管行業、私募基金因其靈活性正在衝擊信託業的金融行業第二霸主地位。

6、基金公司:基金從募集方式上分公募基金(起投金額少,買賣門檻低)與私募基金(起投金額 100 萬,只面向 [合格投資者](&。從投向來看分為固收類(投資標的主要為國債、貨幣、公司債等)基金與股權型基金(上市及非上市公司股權)。

7、期貨公司:保證金交易方式,可以放大槓桿,提升投資回報率,但是風險較大,非專業人士慎入。

8、資管公司包含兩大類,一類是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另一類是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1)金融資管公司 —— 我國目前只有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家,持有銀保監會頒發的牌照。最開始是亞洲金融風暴後,1999 年為剝離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由國務院牽頭成立的公司,以收購、管理、處置相對應的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原定存在十年,但現在早已超期,而且四大資管公司這幾年都在混業發展,早不局限於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業務,觸角延伸到信託、證券、期貨等行業。

(2)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 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均分設了獨立的資產管理部門,同時也有社會資本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主要功能是受人所託、代人理財,但為了避免對銀行業的競爭,防止吸儲並控制金融風險,對合格投資者的認定及防止資金池操作,監管部門均有明確規定。

9、其它:包括最近興起的 P2P 等互聯網金融,小額貸款公司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 也包括各類證券諮詢機構等。特點是以民間資本為主,監管觸角難以到達或者監管力不從心,導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是各種金融騙局的高發地帶。

錢是如何流動的?
說到中國金融市場,一個比較突出的特徵就是直接融資比重過低,什麼意思呢?下圖是一個形象的說明。

IMG_20250311_120923

個人和企業的具體金融需求#

IMG_20250311_114054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金融市場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其中最常見的是按交易標的物(也成為金融資產)來分。金融資產的基本類型是債務(debt)、股權(equity)和衍生品(derivative),因此有了對應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等。

另外一種分類是按照正在交易的索取權的到期期限進行劃分。短期債券市場(低於 1 年)被稱為貨幣市場;長期債務市場和權益性證券市場被稱為資本市場。

IMG_20250311_121227
金融中介都幹了啥?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分法,甚至同一組織在不同國家的叫法也有差異,比如券商在國外一般稱之為投行。從功能出發的視角(參考資料 1)是一個非常好的角度,以資管為例,很多類型的機構都可以發揮此功能。

IMG_20250311_121357

券商呢?
《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裡有一個詳細的分類,列舉了 10 項主要業務。

IMG_20250311_121515
但這個更多的還是按 “功能”(即所謂的牌照)來分,另外可以按照客戶來分,也就是券商數字化轉型常提及的 “以客戶為中心”。

我們還可以從券商的運營模式及如何掙錢的角度來看。

IMG_20250311_121736

IMG_20250311_121822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