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WEB 3 行業生態位的一個解析。今天話會跟大家簡單來講一下關於如果你想參與 web 3,想要在 web 3 當中工作,你如何來找到 WEB3 行業當中的一些上下游,還有一些參與者,比如 VC,交易所等等這些組織機構,你如何去找到一個相對來比較適合自己的,你感興趣的這樣一個組織加入其中去參與工作。
包括怎麼入門 WEB3,怎麼學習 WEB3,但是一直沒有出一期關於 WEB3 行業的生態位。其實在這個行業當中,其實也跟其他的行業一樣,因為每個行業它都有不同的參與者和角色。在外商行業當中,我們把參與者主要分為七大塊,今天我都在這邊列了出來。這個定義不是一個完全標準的定義,有可能其實還有更多的參與方在當中的。但這邊我羅列出來一個最常見的 7 個參與者,讓大家來熟悉和了解一下。
在 WEB3 生態有主要的 7 種參與者。
第一个是 VC,#
也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 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機構,有交易所,包括還有媒體項目。方道這是去中心化的資質組織,也就是在我們 web two 的時候,其實上是不太常見的一個組織性。在 WEB 3,因為有區塊鏈的,包括有 token,有 NFT,所以能夠使得在全球範圍內,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可以在一個組織、一個社區裡共同去完成某件事情,包括還有 KOL 還有個人。我們今天一個會帶著大家來了解每個生態位當中它是什麼樣一個特點,現在有哪些知名的機構,包括如果你在這當中要去參與工作,你需要具備一些什麼樣的特點。
OK 第一个我們會聊關於 VC venture capital。其實 WEB3 很早期的時候是沒有 VC 來介入的,大部分還是比較 Crypto native 這些即刻開發者,還有一些小的組織團體。慢慢的這幾年為 WEB3 的浪潮逐漸的被大家越來越多的提及,也有更多的資本從 WEB2 來到 WEB3,所以會有更多的這些 VC 投資機構來投資一些早期的項目,我們所說的比較知名的一些 VC 機構,包括 H6Z,paradigm,這些都是在國外比較火的 Crypto native 的或者 Crypto fund。Crypto 的基金。包括還有比如 Dragon fly,也算是華人 VC 比較出名。比如我列舉了出來 a,n,t capital,Hashke 等等我們可能常見的一些華語 B,C。但是我列出來不代表他們誰比誰厲害,只是我只是想列出來給大家去做個了解。
我最後還列出來一個叫做公鏈 VC 是什麼? VC 這個概念其實上雖然叫做風險投資機構,但是實際上並不是你真的要去成立一個 capital,它才叫做個 VC。實際上很多的公鏈,比如 polygon,BMB chain 等等,這些供鏈他們都是有自己的基金在供鏈內部的,他們會去投資一些代表供鏈去投資一些項目,包括 flow,他們背後的 Dipper Labs,他們都會自己去投一些他們覺得還不錯的項目。這些你可以理解為他們是一些資本,他們也可以算是 VC 的一個範疇。
好,所以這些很多的大的供鏈本身在生態位上來講,它也算是 VC 的一環。如果你對金融方向或者你在之前的從業經歷當中是跟金融打交道的,你就很適合在 WEB3 的時候來到這些 VC 機構,去繼續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繼續從事投研等等,這是 VC 方向的。如果你並不是金融方向或者經濟學方向的朋友,你如果想要進入 VC,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VC 相對來說還是要有一定的門檻的,對學歷要求各方面也是比較高的,還有包括你的英文水平。 VC 是一個相對來說綜合能力要求比較全面的一個組織和機構。
第二個就是交易所。#
交易所其實上是在這個行業當中是像 VC 一樣,他們的信息有很多,對於項目的信息,不包括是最新的一些技術,他們都擁有最有一手的信息,因為他們本身業務體量非常大。所謂的交易所就做 centralized exchange,比如 Binance,Coinbase,包括 Okex,火幣這些比較主流的交易所。
交易所最常見的功能就是去 OTC 買賣 token 或者 coin,這是它主要的一個功能。所以為什麼交易所它會非常的有,在這個行業裡有非常有地位,是因為交易所它有很多項目方。如果它要去發行自己的代幣,首先他需要去跟交易所進行聯繫,或者是交易所會主動找到他們。所以通通用來講會了解很多的項目。包括交易所本身用戶也是非常大。在 WEB3 當中,有用戶的地方,有流量的地方,自身本身就是很多信息的聚合點。 OK 我也列出來了。所以交易所通常也有自己的 fund,比如必然它會有 Binest Labs,Coinbase 會有,它有 Coinbase Labs,它每個會有一個,帶一個 Labs 代表它公鏈後面的實驗室。實驗室通常來講會去做一些研究,去投一些項目,或者自己本身也會孵化一些項目,這就是他們一些交易所本身自帶的一些基金。所以這些交易所不僅僅只有法幣化 Crypto 的功能,它還會有一些兼顧一些 VC 資管方向的功能。所以這類似於傳統的一些比如證券公司,它會有自己的資管部門,這個是非常相似的。所以 VC 和交易所算是行業裡面的兩個非常龍頭的意味的生態位機構。這兩大機構通常來講你想進去,門檻也是相對來說比較高的,需要你的英文水平,學歷要求各方面還有包括工作經驗都要有一定的相關性。
第三大是媒體,#
在海外比較多的是 CoinDesk,CoinTelegraph,這種是我們非常非常了解,包括 CoinMarketCap 這種也算是國內比較多知名的或者華語媒體,應該是 Ordaily,Foresight News,Blockbits,巴比特,Chain Feeds 是前列文的成員去建立的,因為之前有個非常好的華語媒體叫列文,但列文後來是解散了。所以媒體當中有這麼多比較知名的。
做媒體有什麼好處?媒體本身它也是會通過,比如幫項目方,或者幫一些組織或者團隊去發一些快訊,或者包括自己本身會有一些研報的小組,第一時間給行業去輸出相關的訊息。所以關注媒體的人會很多,媒體自身也會帶有流量。如果你想要參與媒體當中,你想要去進入媒體去工作大部分的職責和崗位。第一個是市場,需要去 BD 一些項目方。其次你可以作為研究員進入媒體,因為大部分的媒體都會有自己的專欄。如果你是一個擅長寫研報,擅長去研究,擅長去寫出來去輸出的人,作為研究員進入媒體都是非常的合適的。媒體本身它也有一個槓桿的作用。所以媒體通過流量,通過跟項目方不斷的連接,他們可以通過在這中間賺取一些信息差異的錢,包括可以幫他們項方去做一些 marketing 的工作,這都是他們的一個盈利來源。所以如果是像我們普通人參與到媒體機構裡面,可以去做的就是剛剛我所說的 BD 的工作,運營的工作,包括還有專業寫手,專欄作者這種都是可以去來媒體這樣一個生態位當中去參與的。
第四點,項目方也是我在 WEB3 行業局去參與的一個生態位項目方。其實在這個行業當中是有非常多的不同的。我列舉出來了三種,叫供鏈、協議層和應用層。這是它三種大致的分類,公鏈和協議層。
我們通常都把它叫做 INFRA,叫做基建。#
因為在這個行業裡面,如果你沒有基建,你沒有底層的供鏈,沒有攻略上面的協議層。例如協議層有很多,比如信息通信的協議等等,例如 RS3 這種就是 WEB3 信息的 feeds 的分配的協議,包括還有等等,就是一些 protocol,我們都稱之為協議層。如果沒有這種協議層,上層的應用層是沒辦法去實現很多的功能的。
第五 開發者#
這就跟我們傳統 web two 一樣,你可能沒有早期互聯網的一些協議,你是沒辦法去最後去做出來一些。相對來說現在我們已經非常成熟的應用了。所以在行業裡面的項目方有很多種類,最直接的就是做供鏈,比如做一台房,做 polygon,做索拉納,做 Optos,這些都屬於公鏈。公鏈本身他們自己是有項目方團隊在去做技術迭代,做更新的,這個是公鏈的項目方。
還有協議層的項目方,像我剛剛說的 RS3 這種作用信息分發的,當然很多很多的 protocol,甚至比如以太坊上某一個協議,比如 ERC4907 這種 NFT 借貸協議,他們背後都是一個團隊在做的。但這種很多協議層的東西,他們也是有非常多團隊在不斷地更新迭代,你也可以去參與協議層的 Infra 層的這些團隊的項目方去進行做。
第六 項目方#
最後也有包括應用層。應用層有很多 DeFi 的協議,NFT 項方,GameFi,元宇宙。我們特指比如構建中原宇宙,土地為這種類型的,比如 3 Sandbox,Decentraland。包括還有 DAO 相關的應用層,比如做 DAO 相關治理工具的這些應用團隊等等。
這是有很多很多的應用層的團隊在做這些項目。所以你如果是一個擅長去 build 東西,擅長去組織能力很強,BD 能力很強,你也可以在這些不同的項目方當中去工作,你也會獲得一個相對來說不錯的報酬。門檻最低的相對來運營,但是運營的天花板也很高。如果你也是個開發者,開發者是更適合去 Infra 和公鏈。當然應用層,如果你想去 build 一個應用也不是不行。所以在這三塊我就不多展開了。
如果想去項目方的朋友,一定要先思考你是不是個人的特質,和項目方匹配。因為項目方來相對來說,你如果進去一個項目方,你在為項目方的產品去工作,相對來說,你的視野可能正更多局限在某一個項目當中。可能不像 VC,不像交易所,不像媒體,你看到的可能是維度更廣的一個信息,可能對行業整體的認知會是更加的全面的。但是項目方有一個好處,你可能在自己所在的像賽道,比如 GameFi,NFT 等等,你會在賽道上來說更加的垂直,更加的 focus 在一個領域。
有好有壞,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這就看你自己的偏向和偏重了。像我自己個人,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垂直做內容,垂直去研究的人,所以我會相對來說選擇一個項目方去深耕某一個賽道,這是我的一個性,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這樣。所以去選擇一個和你自己性格喜好相符合的生態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一個我們來講 DAO,其實在之前 DAO 還被提的不是很多,因為 DAO 這個東西發展的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最近我身邊有越來越多小夥伴,他們沒有去一個公司,去一個機構裡工作,反而在一個 DAO 裡面,每週每月去寫文章,去做研報,去獲得相應的報酬也是非常不錯的。他們在 DAO 裡面去做一些貢獻者,也算是一種 WEB3 比較 native,比較原生的參與方式。我覺得這種方式也是非常好的,所以我會把再把 DAO 在這邊列出來。DAO 有很多的類型,比如基於項目的,比如某個項目,大家一塊參與了之後,項目本身。例如 NFT,它就是非常好的帶有 DAO 性的東西本身。其次還有包括基於共識,之前比較火的 People 代幣,就是 Constitution DAO,大家去共同去自發地去捐獻錢,大家去捐獻 token,去購買美國憲法。還有包括 Developer DAO,Open DAO 之前空頭 SOS 代幣的 Saves OpenSea 的一個組織,通過一些相對來說有共識特點的事件,去形成一個 DAO 組織。
其次還有一些最近也是慢慢的被大家去熟知的,叫做 VC DAO。 VC DAO 更多的是比如大家參與 DAO 當中去一塊做決策,一塊籌集資金去投資一些 WEB3 的項目。最後的收益是按你的貢獻比例去進行分成。 VC DAO 有很多,比如我舉例 Serious DAO 也是做的不錯的一個 VC DAO,我也不多展開。但是這也是一種可以去考慮的方式,如果你不是一個很喜歡被約束和束縛的人,你可以去考慮。到最後兩點就是 KOL 和個人就沒有什麼太多可以說的了。
個人你不參與任何的機構或者組織,你就以個人、散戶、投資人的方式去觀察,通過你自己去找信息的方式去參與 WEB3 生態 KOL。
其實 KOL 也不能算作是一種工作,它其實更多算是你參與這個行業的一種定位,所以我們把它理解為生態位更合理一點。
第七 KOL 我們它的全稱叫做 key opinions leader,叫做關鍵的意見領袖。#
我們把 Vitalik 和 Elon Musk 這種人叫做廣義的意見領袖,因為這兩者本身他們在行業裡面是有非常大的名氣的。Vitalik 自然不用說,作為以太坊的創始人,Elon Musk 這就是本身在 web two 就已經非常有名影響力的人。所以他們在推特上可能隨便說一句話,可能就會導致某個項目或者某某概念的爆火,甚至某個代幣的價格的拉升。我們講一些像狹義的 WEB3 的 KOL, KOL 這個詞本身在可能在中文圈已經被玩爛了。
什麼人,比如粉絲量大,它都可以叫做 KOL。在我看來這是不準確的。你要成為 KOL,首先是你自己必須要有一定的對某個賽道,或者對行業有一定的了解和見解。同樣,你這些見解是可以使別人受益的。所以我把項目創始人這種項目的創始人,Youtuber,做自媒體的人,還有 researcher,做研究,做研報的人,我都帶上了一個 sum。不是所有做 YouTube 的人,所有的項目創始人,他都可以叫做 KOL,一定是他們某個在賽道當中是有一定的經驗的人,包括一定的貢獻人,他們讓大家廣泛的認可這種人,他可能一叫算作 KOL。
KOL 參與這個行業,它會有很多的影響力,這也是它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回報和收益的一個機會,相應的回得到一些經濟上的回報。這是 KOL 在影響行業的影響力,也是可能。散戶也可以考慮自己慢慢去寫研報,做 YouTube 等等。會參與某個項目,做一個項目也成為 KOL 一個路徑。
所以今天我們回顧了 WEB3 行業的不同生態位,我總結出來了這 7 個參與方式。如果你想要來參與 WEB 3,想要在 web 3 當中工作,你也可以去考慮從這 7 個點去著手。主要其實上是前六個點,這六個方向是你可以去考慮參考的。今天這期視頻就簡單幫大家分析一下 WEB3 行業的生態位,當然這當中還是有很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