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武林,門派相鬥,你是哪種門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幣圈亦如此。幣圈的兇險,圈外人難以體會。前有山寨空氣幣,後有資金盤詐騙,左有狗莊做莊收割,右有小交易所套路帶單。爾虞我詐,十面埋伏。一個圈外韭菜聽夠了江湖中傳聞的造富神話,懷著純潔的區塊鏈信仰進入幣圈,彷彿這裡遍地黃金,唾手可得。孰不知等待他的是一把又一把鋒利的鐮刀。大多數人開始了解幣圈往往是在新聞上,“虛擬貨幣比特幣突破 10000 美元,7 年暴漲 2500 萬倍”,“大學生靠炒作數字貨幣 3 月實現財富自由” 多麼美好的標題,無處不透露著一股 “近我者富” 的畫卷氣息,散發著無窮無盡的魅力在召喚人們靠近。隨著時間的推移,幣圈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各類門派,用其無懈可擊的 “唯我正確論” 不斷吸引門徒加入,不斷發展壯大。猶如武林各大門派,各領風騷。
資金盤派這幾天跑路的資金盤大大小小已不小於幾十個,大的如 PLUS 錢包、波場超級社區(和波場幣毫無關聯),金額高達幾百億價值的數字貨幣,可想而知有多少無辜的韭菜被霍霍。哪怕是大部分人都已知道崩盤的項目,還有慕名而來的無知韭菜不斷的詢問如何加入,小的盘口聽到大盤跑路紛紛卷鋪蓋走人,美其名曰伺服器升級、主網升級。
區塊記錄顯示,每一分每一秒,都還有幣在不斷的轉入 PlusToken 的錢包.. 動態收益、靜態收益、團隊分紅、推廣佣金,這些字眼都是資金盤的熱詞,不僅如此,資金盤還善於偽裝自己暴利的理由,“我們是量化搬磚、還有交易所收益、礦機挖礦、基金會收益,完全能支撐利息的支出” 在看到前期參與者的高額收入後,源源不斷的後者參與進了這個遊戲,並喜歡自我洗腦 “嗯,到時候有危險的時候我就跑,小心為上。” 但你永遠不知道你是不是最後一棒,而且也不會認為自己會是最後一棒。
山寨幣派這類門派在幣圈中占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其中又分成 2 類人,一類是大媽、中年人為主的新韭菜,他們被拉入各種 “XXX 百倍幣創世社區”,整天接受著群主的廣告轟炸,以為這就是炒幣,看到價格才 0.0000001。想着 “現在這麼便宜,增值空間肯定巨大,我要擁抱區塊鏈,擁抱數字貨幣,不跟上時代就被時代淘汰!我不要它漲到幾萬美元一個,只要 1 塊一個我就發了,買買買!” 另一類人就是幣圈中的老韭菜,他們對主流幣種一天幾個點的漲跌似乎沒有太大興趣,熱衷於所謂的消息面炒幣。聽說哪個莊家要拉盤了,聽說這個幣種上市的時候要爆拉 300%,我跟這個項目方認識,他們說讓我拿著,過段時間能出來的時候喊我,這波穩!這個模式幣不錯,各個媒體都在炒它,肯定漲。然而結果並沒有大家想象的美好,有些人操作了十個幣種,可能盈利的只有一兩個。我有一個朋友自己本身也在幣圈的項目方工作,她的領導會經常推薦一些所謂的靠譜內幕幣給她,但很多幣不是上線破發就是上幣遙遙無期。幾十萬的本金早就腰斬。可想而知大多數的外圍的山寨幣玩家處境幾何。能賺錢的只有莊家和及少數幸運兒。
佛系信仰派也就是囤幣的一類人,但買的大多都是主流幣或者比特幣,很少持有山寨幣。中心思想就是:這幣我要拿到牛市,買了就不去看,當做沒這回事,等到哪天出新聞了,我再去看。還有的定投分支派,不管漲跌,每週我固定投 1000 塊,漲跌我都投。既能平均價格,又能減少虧損,各種數據計算,歷史回測,傻瓜式操作,盈利十萬變百萬。
但事實真的這麼靠譜嗎?首先定投就是一個從股指基金中產生的投資方式,他的前提是受國家嚴格監管的股市,想要風險過高國家也不允許,所以定投是一個相對穩健型的基金理財方式,但是幣圈不同,目前幣圈沒有任何的監管,也未受到任何的法律保護,也就是說我們所持有的信仰可能一夜之間歸零。很多人會反對說比特幣不會消失,肯定會存在,我們認為比特幣消失的概率會很小,但並不代表其價格能一直在牛熊之中漲跌,假設有一天,幣圈的共識被另一個幣種所取代,你的定投只不過是一種慈善。正如蘋果取代諾基亞手機,時代淘汰你,頭都不會回。還有另外一個看不到的風險,那就是大部分的人只看到了定投看似穩定又簡單的操作方式,卻總沒預判到自己的買入時機是否正確。如果入場的時候是牛市的末尾,那麼你很可能在一個漫長的熊市中越跌越買,而 90% 以上的人都無法承受這個虧損導致割肉。那些知名的定投人士,哪個不是 15 甚至 16 年就開始買入了,他們的價格(1-2 千人民幣的比特幣)你買的到嗎?17 年高峰跟風定投的那波人,多少人割肉離場。定投的意義:在牛市的時候讓你減少收益,也會在熊市的時候減少虧損。但並不是說這個方法不可行,這需要幾個前提條件:
判斷行情,熊市末尾開始定投
自己有長期堅持愛好的習慣如:跑步、健身
閒置資金參與
但話又說回來,你都能判斷是熊市末尾了,不能多買一點嗎.... 而囤幣最大的風險在於你沒有能力判斷下跌是回調還是牛市的終結。白白拿過一個牛熊。看到過浮盈 100% 的賬戶數字,然後在虧損 10 個點左右暗暗離了場。
技術交易派
這類人往往是從股市和期貨市場轉型而來,有豐富的交易經驗,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塊鏈信仰,他們清楚的知道這只是一個交易市場,也不會過多關注市場的消息,相信任何的消息都會體現在盤面上。他們關注的對象也僅限於主流幣種。均線、macd、rsi、形態學吸籌派發區間在他心中早已有固定的參考,買入賣出時機也已成但這類門派真正領悟的人並不多,似乎武功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是不傳秘術,大多人只會三腳貓功夫,整天挨揍,是一個神秘的門派。
凡精通者大多都深藏於武林,做一個隱居俠士,但私下都有圈子,也只和同門派者互相聯繫。而這也是幣圈黑盒所推崇的幣圈生存指南,因為你只有不斷的讓自己變強,用科學的交易方法去支撐你的買入或者賣出,而不是盲目的追漲殺跌,也不需要去聽其他人的分析,只需自己做出判斷。心中有底交易不慌,所有的動態都在你的預判之中,運籌帷幄。在此送大家 2 本武功秘籍
- 《幣圈神奇趨勢線》(《交易,一根均線足矣》
還有一些小門派,無提及必要並未列出。相傳於江湖也相見於江湖。你是那個門派?你想加入那個門派?或者你對其他門派有任何補充歡迎留言討論,想進交流群的朋友也可以聯繫助理。
幣圈人員#
幣圈曾經有過買什麼都能成百倍翻盤的時候,而現在就不同了,只有看清楚邏輯的人才有機會,如果什麼都沒有就盲目進入,你肯定是被割的韭菜。有没有發現,現在一些幣圈朋友坐在一起,都很少聊炒幣了。大夥偶爾一聚,基本都只能相互吐槽幣圈近期熱議的焦點,緩解各自的焦慮。一面看著身邊入場早的人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財務自由了,一面又看著自己精心挑選的幣狂跌,或團隊後期直接沒有下文,這基本就是幣圈底層人群的現狀。
幣圈由六類人組成,下面根據食物鏈排列這六類
-
一。交易所
-
二。礦機產商
-
三。大佬或基金
-
四。代幣發行項目方
-
五。媒體
-
六。個體投資人(也被稱為韭菜)
實際上很多項目背後真正的老闆都是第三類,個別半路入場的也是基本無法擺脫尋找大佬站台。相比之下這六類人群中,礦機產商賺的錢是比較乾淨的。而除了底層的韭菜外其他群體多多少少都會涉及一些合謀割韭菜。
下面來了解一下幣圈忽悠四部曲
一。定制區塊鏈項目。二,找人代寫白皮書。三,大佬來站台,與媒體合作包裝。四,給大佬和媒體一定的代幣進行捆綁。
看似很老套的忽悠模式,但是韭菜並沒有識別能力所以屢試不爽。如果說 ICO 階段導致被割韭菜可以認為是韭菜智商被壓制,那麼交易所不對項目進行識別就瘋狂上空氣幣,合夥割韭菜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不論交易所用什麼模式上幣,至少目前為止依然圍繞著給交易所多少報酬,或者購買多少數額指定平台幣作為上幣前提。這就助長了空氣幣項目方是無忌憚的割韭菜行為,項目方在付完保護費後千方百計的把精力放在如何從投資者手裡收回來,花心思做項目的就少之又少。不過現在市場也沒什麼韭菜了,出現了不少項目方被交易所給割韭菜的現象。
自從李笑來錄音門事件爆發後,監管部門便開始採取強有力的清理措施。
一,屏蔽各類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二,禁止國內支付結算端為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三,禁止媒體宣傳與虛擬貨幣發行和炒作有關的行為。四,打擊各類發行虛擬貨幣行為。
在政府的干預下國內的虛擬貨幣項目幾乎瞬間被冷卻,各路前期發行代幣的項目方一夜間都開始拋售從投資者手中融到的 ETH。區塊鏈原本是極客的一場革命,最後卻成了騙子割韭菜的工具。
談到這裡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思考為什麼會如此,總結出兩點,一,艾希歐不規範大多數項目方都是隱形的,在艾希歐階段連基本的責任人和項目所在地信息都無法核實,他們玩的是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個沒有結果的遊戲。二,上幣規則,上幣規則並不遵循產品落地原則而是交上幣費玩人頭遊戲。可以說目前為止 90% 的代幣上交易所時都是未落地產品。
所以說幣圈真的是一個人傻錢多的地方,沒幾個人思考過幣價的真正支撐是什麼。因為整個幣圈氛圍從艾希歐到交易所上幣都是拿空氣在玩,就是因為這樣一個不規範的市場把原有應該交易所負責的核實項目工作拋給投資者,交易所成為食物鏈頂端稳赚不賠的抽水賭場,就算有人抽老千還不需要負責任的地方。
——————————————————
關於幣圈媒體人的黑與白
媒體人本身職責是說事實或談數據,但是在幣圈多數媒體人帶著目的報導。怎麼說呢?比如原本就是垃圾項目經過一些人包裝後在一些平台上宣傳騙取缺心眼的人入場。不過一個人如果缺心眼不論在什麼地方都得交學費。
其實辨別報導真假也沒有那麼難,只要學會去思考文章是否存在明確受益者就很容易識別其報導的目的性,通常主動帶你賺錢的都需要三思,正常邏輯沒人願意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就算要談也是把一些數據指明告訴你自己的觀點,真正有好項目自己投資就好了非親非故的何必去趟渾水。投資人要有自己的思維辨別能力,只要有針對性的宣傳就一定要去思考為什麼那麼好心教你賺錢告訴你好項目。還如此賣力的把它吹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讓你入場等等給你薦幣對他有何好處。
包括各類 K 線大師,就好比最近兩個月壓根就沒有行情,很難理解它分析這兩個月都分析出些什麼東西。我就不明白有什麼操作的必要嗎?如果每天都操作手續費能不能賺回來。包括他們對各種支撐的判斷,現階段挖礦成本支撐比任何 K 線指標都可靠,現在談支撐問礦工最準確。
那些分析師給你說的 60000 美元下去就 50000 美元,跌破 50000 美元變 40000 美元什麼的都是扯淡。比特幣價格除了受買賣均價和集中價影響,還有一個更重要因素挖礦價格由於現階段價格距離挖礦成本很接近所以就不用去看那些分析師說的什麼支撐位了意義不大。假設現在挖一枚比特幣需要的成本 50000 美元,那比特幣最強支撐就是 50000 美元,雖然存在短期擊穿的可能性,但擊穿後由於挖礦成本高於購買自然礦工就會停止挖礦選擇直接購買。這就是算力挖礦類加密貨幣的支撐(槓桿不在討論範圍)。
談到了比特幣支撐那下面順便說一下應用類加密貨幣的支撐,應用類加密貨幣的支撐主要受應用使用需求影響。所以總結應用類項目是最容易出現技術更新換代。並沒有好壞之分只存在符不符合市場需求。它的精彩過了就過了,等待它的是更先進的技術來取代它。由於現在交易所還是使用幣幣捆綁模式交易,當穩定幣取代現有的幣幣交易,那時候應用幣的價格會更真實。
真正在幣圈賺到錢的除了專門割韭菜的以外,還有這些:
1. 下手早的人
這類人很早就接觸了比特幣,從起點上就超出了普通人一大截。我知道比特幣的時候,已經是 1 萬多美元一枚,他們知道的時候,還是幾塊人民幣一枚。比如早期的遊戲代練,玩遊戲的時候順帶著挖礦,一天能挖十幾枚,成本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2. 開礦場的人
這類人就更厲害了,一台電腦 24 小時不停才挖十幾個幣,他們直接包地蓋廠房,用成百上千台專業礦機挖礦,即使成本比最早的一批人高點,但數量優勢不可比擬。
3. 開交易所的人。
挖出的幣你們怎麼變現,自然需要全球範圍內有實力的交易所,當然也不是讓你們白交易,交點手續費吧。單筆看著手續費不高,但架不住全球範圍內交易人次多啊。
4. 挖礦的人
最開始買比特幣的人,需要等多久這枚比特幣才可以漲到二十萬?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投資者思量的問題。但如果用比特幣礦機挖礦,每天都有挖礦收益,雖然不多,但是風險小,很穩定,也能規避風險。如果幣價漲起來,這個回本周期會更快,幾個月就可以回本了,回本以後你挖到的收益都是你自己純賺的。這個是可以用實時數據算出來的,可能有的人會說,萬一幣價跌了呢?是不是回本周期變長,這個是的,但是你要知道,短期內的漲跌對礦工來講沒多大影響,大不了把挖到的幣屯著,幣價漲再出。
大部分人會覺得,當時比特幣價格很低的時候,還不知道比特幣,所以錯過了購買的機會,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會買。這是第一種聲音,還有一種聲音是: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能拿住比特幣,不會那麼快就拋了。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以上兩種人的願望真能都實現嗎?
說個大家不願相信的事實,如果你是以上的兩種情況中的,不要說給你一次機會,就算給你十次機會,你依然不會是那個 0.01% 裡面的一个。事實總是這麼殘酷,為什麼?為什麼不是我?
遠的咱不說就說近期漲了不少的 ACH!十幾天的時間翻了一百多倍!囤幣炒幣的人很多都買了這個幣,但是能吃下這一百多倍的人寥寥無幾!
所以在這個市場上想要真正意義上的掙到錢,用你的閒置資金去參與挖礦,絕對是你最掙錢的選擇!
每天都有人找我諮詢 FIL 挖礦!每天也都有人打款購買礦機參與挖礦!但是也有很多的人諮詢了之後就沒了音訊,這都很正常,我們掙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認知水平的變現!
我們都知道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放到投資上,一些人又會忍不住犯傻,想着靠他人的投資建議就能夠一夜暴富。
Plain text
請相信一點,靠運氣發財的不配擁有巨量財富,如果不提高認知水平,憑運氣賺的錢,最終一定也會憑藉實力虧回去。幣圈的錢不是說掙就能掙的,我們還是要有準確的判斷與選擇。
這樣的局面讓我這樣一個總是想在各個市場上發現賺錢機會的人,就來說說我看到的幣圈生財之道。
作為幣圈的參與者,看到各種各樣的賺錢套路。
小散,囤幣定投的方式,幾種主流幣按比例配置。如 BTC40%、ETH25%、EOS15%、ZEC15%、其他 5%。這次大漲,讓之前持續定投的參與者看到了這樣的投資方式的收穫。
小散,搬磚。國人開的交易所主要服務中國人,而且國人的交易所和國外的交易所,同一個幣同一時刻存在著價差。只要兩個交易所之間有 2% 以上的價差就可以搬。關鍵是發現各個所之間的幣差,這個信息的獲得尤為重要,目前主要是通過 “非小號” 公眾號來獲取各個所實時數據來做出判斷。具體對比數據還需要自己多比較,才能找到有機會可搬的幣。搬磚是比較穩妥的幣圈賺錢方式,不過需要前期準備的時間較多,要註冊好多交易所,了解各個所的交易流程,提幣認證都要做全才能操作。而且有些所提幣時間較長,不親自參與是無法知道這裡的坑的,所以開始的時候必須用少量幣,在各個所嘗試一下搬磚過程,對每個所的坑和效率有所了解,才好大規模搬磚。
搬磚賺的是利差,所以對於資金大,每一次搬來搬去,還是有很高的收益的。搬磚的一般看手裡的幣是不增加了,搬磚為了攢幣,幣多了再用幣搬來更多的幣。需要變現在拿到場外交易變現。
剛才說的都是 “淘金者” 的賺錢之道,而除了直接參與 "淘金",還可以為淘金者服務。
最常見的,在知識星球拉個收費圈子,分享幣圈賺錢門道和知識。這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抓住當下需求者的需求時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你提供的服務就沒有了價值,對一個剛入門的幣圈參與者,給他們提供基礎幣圈知識,最有價值,而把這些知識提供給幣圈的老人,他已經了解這些了,就不會入你的圈,買你的帳。
每個時期對於幣圈的參與者都有新需求,只有及時抓住這個時機需求,才能賺到這個時機需求的錢。
國內關停了各個交易所,法幣對加密幣的兌換成了幣圈剛需。有些人靠著信譽搞起了微信圈擔保場外交易,有技術開發實力的,所幸辦起了場外交易所。為淘金者提供鏟子和牛仔褲,一樣賺的盆滿钵滿。
幣圈的中國區 10 位人物#
- 李笑來
李笑來,自稱中國比特幣首富。與老貓組成的硬幣資本,在監管到來之時可謂是在幣圈頗有影響力。首先有雲幣網交易平台,雖然被幣友們吐槽網站經常沒有規律的 “拔網線”,但是當時的 “雲幣效應” 可謂是叱吒幣圈,上了雲幣的幣總能有一波大漲,大家都期盼著自己手裡的幣能上雲幣這個平台。
李笑來笑稱自己比特幣的持有量為 6 位數,首位數是 1。也就是說持有的比特幣價值已經超越 1 億美元,當然是真是假也是未知數?可能利用這麼一個噱頭來給自己做營銷也不乏為一種手段。
除了投資數字貨幣,笑來老師也是《把時間當朋友》、《財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把自己的投資理念通過書籍分享給大家。偶爾也會出現在網上,給大家說說幣圈趣事,微博上與傳統天使投資人薛蠻子一次飯局合影,在幣圈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 吳忌寒
吳忌寒,86 年生,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擁有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現為比特大陸 CEO。比特大陸目前生產的礦機貢獻了全球超過 70% 的算力。如果比特大陸能維持其市場佔有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剩餘約 500 萬枚比特幣中將有 300 萬會產自比特大陸生產的礦機。
這個帶有大俠氣質的名字,曝光率遠不如其他幾位。然而論在圈內的影響力,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一個低調的實力派大佬,算力皇帝,一代礦霸,“唯一可能的 51% 攻擊發起者”,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人能以一己之力左右比特幣的發展,除了中本聰本人,吳忌寒是最有可能的那一位。他就是吳忌寒。
2011 年底,吳忌寒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把中本聰的比特幣創世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翻譯成了中文,因此被稱為是 “比特幣的布道者”。
- 沈波
沈波作為大名鼎鼎的分布式資本創始人,原先是 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的創始人(比特股的創始團隊),同時在對沖基金,投行和證券領域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2015 年 7 月,沈波、Vitalik 與肖風打算從投資的角度與區塊鏈社區建立良好的關係,推動行業發展,之後便成立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分布式資本。如今,分布式資本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投資區塊鏈領域的基金。和李笑來、寶二爺相比,沈波顯得很低調,話題性一般。當然,沈波不需要高調。賣家才需要吆喝。他背靠著萬象集團的雄厚財力,實力毋容置疑。從某些程度上說,沈波和我們是比較接近的,都屬於區塊鏈圈的投資者。作為區塊鏈投資圈的頂尖人物,沈波的看法意見對我們而言相當有參考價值。對於想深入學習區塊鏈投資的幣友們,推薦一篇文章《分布式資本沈波:未來區塊鏈殺手級應用將出現在 “+ 區塊鏈”》,看完之後會對投資有一個比較整體的認識。
- 達鴻飛
達鴻飛,暱稱達叔,小蟻(NEO)創始人,畢業於浙江大學,中國區塊鏈行業的代表人物,中國比特幣社區的早期參與者,上海浦東國際金融學會金融科技組委員。連續創業者,會用匯編語言編寫病毒的文科生。
對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應用場景、行業格局有極深刻的見解,是多家銀行、券商、登記機構的區塊鏈技術顧問。人們普遍將達叔視為區塊鏈領域的主要人物之一,尤其是在涉及到中國的區塊鏈普及這一話題時,他的言論尤有分量。
- 郭鳴
郭鳴,“暴走恭親王”,行內元老級人物,區塊鏈鉛筆、ICOAGE 創始人。他是中國最早一批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之一,曾經滄海的奧派愛好者,致力於傳播比特幣資訊,傳播自由貨幣理念,推動自由貨幣的革命。
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行業的領軍人物,致力於推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翻譯和撰寫過大量相關資料,著有《數字貨幣》《區塊鏈 - 新經濟藍圖》等作品,在國內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行業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其膽識可佩,勇氣可嘉!
- 帥初
帥初,量子鏈創始人及 CEO,如今身名在外,是幣圈屈指可數的大佬;“從窮博士到爭議纏身的 60 億身家 CEO”,也折射出他複雜的人生歷程,量子鏈項目的推出,成為帥初人生命運的一大轉折點,“黑馬” 量子鏈令帥初聲名鵲起,他也藉此站到了幣圈生物鏈的最頂端,自此便開啟了飛歐美、奔日韩,演講、布道、站台的生活,充實忙碌、榮光盡顯。
薛蠻子發微博盛讚量子鏈和帥初,“我見了幾十個國內外區塊鏈的公司,量子鏈是其中最出色的創新公司之一;而帥初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小夥,不僅智商高、情商也不含糊,對幹成大事業有巨大的情懷。”
- 何一
何一,人稱 “幣圈一姐”,盤點這麼多漢子,榜單終於迎來第一個妹子;曾是旅遊衛視主持人,後加入國內三大交易所之一的 OKCoin,任職期間多次帶領團隊在 okcoin 出現公關危機的時候幫助公司完成逆轉。2017 年 8 月加盟比特幣企業 Binance 幣安,擔任聯合創始人。
趕在 30 歲重新出發!其強勢、努力有遠見,“幣圈一姐” 或 “幣圈女神”;這是大眾給她的江湖稱謂;“幣安首席客服”,這是她給自己的微信簽名;“幣圈最會做市場的人”,這是行業從業者貼給她的標籤;而之所以有了這些稱謂,當然是因為她對待事業的熱忱和不知疲倦的奔波。而背後,則是她的付出。
作為幣圈一姐,何一出現在任何地方都是焦點。何一所在的社群是幣讀菌見過最和諧的。引用幣讀 CEO 寒江雪的話,“很多大佬的群裡本來沒有說話,一拉何一進去,馬上就熱鬧起來了”。
郭宏才
郭宏才,人稱寶二爺,在行業內,郭宏才被尊稱為 “比特幣的先驅者和領路人!” 曾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幣礦場;比特幣天使投資人,投資涉及:毅航雲計算、富國基金、洋洋訪談、比特基金、Btc123.com、Bw.com、Jua.com、比太錢包、bitbank.com。作為幣圈在公眾場合曝光率最高的幣圈大咖,寶二爺 “口出狂言” 的小視頻總是在傳遍幣友的微信朋友圈,也成為了幣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二爺在幣圈一直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有啥說啥,毫不保留自己的任何想法。是幣圈里最接地氣的大咖,經常在各地進行演講和路演,分享自己的數字貨幣經驗。在監管到來之前,成立了幣圈 “黃埔軍校”,孵化了當時一批很熱門的愛西歐項目。“黃埔軍校” 舉辦幾期以後,由於監管的問題,就此暫停了。
老貓
老貓,幣圈老炮之一,2013 年開始參加比特幣投資,2014 年入行,先後擔任 YUNBI COO,ICOINFO CEO,INM Partner,BIG CEO。老貓個人公眾號裡面發表行業相關文章近 200 多篇,是幣圈關注量和閱讀打開率最高的自媒體之一,他的區塊鏈投資理念和知識對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老貓曾是 ETH 早期價值發現者和布道者;獨立打造行業第一自媒體《貓說》; 建立行業最大的社群『貓友圈』; 發布『一塊聽聽』區塊鏈入門系列講座;EOS 早期價值發現者和布道者;全球區塊鏈行業獨立研究人。
趙長鵬
趙長鵬,英文名 CZ,幣安 CEO 和比捷科技 CEO;幣圈一日,人間十年。說的是這個行業的時間密度,說的是區塊鏈積攢財富的速度。CZ 更是深諳此理,並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從一名 “碼農” 變成億萬富翁,只用了 180 天時間,通過提供虛擬貨幣資產交易平台服務,積攢了 2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25 億元)的財富,創造了幣圈最快的賺錢神話。
他曾擔任過彭博社技術總監;後創立富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他不僅創始人,也是中國區總裁。趙長鵬還曾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 OKCoin,出任 CEO,管理過 OKCoin 的技術團隊,並負責 OKCoin 的國際市場團隊,迅速建立了 OKCoin 的國際影響力。
郭二寶人物個性非常鮮明,說話只說大白話,沒有任何專業術語。他從不講情懷不論道德,對賺錢毫不掩飾。給自己取了英文名是 chandler Guo,笑稱是得了錢就樂了的意思。郭二寶坦言自己就是做流量生意的,直說自己收每個項目 1% 的站台費。去百度一下,可以發現郭做過很多現在仍被幣圈津津樂道的事,比如:去內蒙古開礦場挖到第一桶金;在愛惜歐最狂熱的時候開辦幣圈黃埔軍校,第一批就有 500 人報名;參與比特幣中國行活動,為比特幣布道。
寶二爺最出名的語錄有:“我也沒什麼信仰,今天賺到錢了,是由於各種原因捨不得賣,我也沒想到能漲到今天這個價。”“現在我覺得我該犒勞一下自己,豪宅該我住,勞斯萊斯該我開,這是我自己扛過來的。”“我自己不做 VC,我一般是負責站台,我現在也不投錢了,我站個台收 1%。”“業內都知道我一直漲的手勢,其實是一個點的意思,後來變成了一直漲。” 我英文名叫 chandler 錢德勒,得了錢就樂了,老友記的錢德勒,那个愛笑的哥們。“使勁造勢,使勁地講我是多麼沒文化,我賺錢就是這個邏輯。”
“我真是高中畢業的,我沒考上大學,大學只考了 300 分,哪個大學都沒要我。但我第一志願填的清華,第一志願沒考上,我就直接住在清華里頭,在清華里混了三年半。”
“我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睡’人無數。幣圈友誼都是睡出來的,不過我都和男的睡。” “其實在一级市场投资和去二级市场抄底便宜的幣是一樣的。EOS 我沒參加任何私募和公募,但我在 EOS 破發到 3 塊時,在二級市場抄底買了 EOS。”
“我作為一個投資人,其實我最不用擔心,想回國隨時可以回,我不回來其實就是為了讓子彈飛一會兒,打廣告嘛,大家討論我就是打廣告,免費廣告挺好的。”
“得屌絲者得天下。我的微信誰都可以加,所以我的朋友特別多,到處都有朋友。笑來把時間管理得很好,我隨時都很閒。所以我說,笑來是苦行僧,我是彌勒佛,兩人幹的事不同。”
2018 年 3 月,他在矽谷購置了一套百畝大的豪宅。4 月 23 日這一天,他將印有 “韭菜莊園” 的牌子正式掛在了大門口。據說莊園的一隅的確種了一些韭菜。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以上詩句來自孟郊《登科後》,形容咸魚翻身,贈寶二爺是也。
【小道消息】如他自己所言,郭宏才講話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大白話。他就是憑著這種吊絲氣質吸粉無數,特別吸小白用戶。
大空翼
【官方消息】大空翼,真名叫杜翼添,名副其實的 90 後,最早以 “大空翼” 的身份混跡社區,大空翼是日本漫畫《足球小將》裡的主人公,自小酷愛足球,而現實生活中,杜也是足球的愛好者,名字的來由或就根源於此。
大家都說,大空翼 10 萬 All in IOTA,結果一戰成名,最終 3 年收益超萬倍。IOTA 是建立在一種新型分布式賬本 —— 纏結(Tangle)基礎上的非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被認為可以應用在物聯網的小額支付場景裡。15 年下半年,IOTA 開放眾籌,發行的 IOTA 代幣每個約 0.001 人民幣,大空翼拿著玩幣賺到的 10 萬塊,一把梭哈了進去,當時中國參與的人不多,大概也只有 7、8 個,但最後拿住的只有兩個人:他和 Jimmy,IOTA 中國社區負責人。然後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從 15 年底到 17 年 6 月,IOTA 一直很便宜,但自 6 月 ICO 熱潮開始後,IOTA 暴漲,到 17 年 12 月初一度漲到約 36 人民幣,相比發行價已經翻了 3.6 萬倍,大空翼手中的 10 萬人民幣,也變成了幾十個億。在朋友的眼中,他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男孩,愛聽周杰倫,喜歡旅遊,沒事就泡泡茶。大空翼在接受哈希財經採訪的時候透露,自己上小學就做過一些小本生意,向同學借錢將班里同學們看過的老夫子回收過來出租,並雇傭了同學管理。初中的時候由於寢室離街道近,開了個外賣代接業務,甚至壟斷了承接走道另一頭班級的外賣業務。大學期間,大一暑假去廣州學了甜品,準備在老家空白的市場開幹,可是親爹就是不同意。其實早在 2010 年還在上高中的大空翼就聽說過 BTC,但是是到了 2013 年才開始真正投資比特幣。當時他還在讀大二,學習土木工程。暑假他自己動手組裝他的第一台礦機,當時 GPU 的算力已經挖不動比特幣,他就挖一些沒人挖的山寨幣,如世界幣和羽毛幣,到暑期結束時換了約 80 個比特幣。當時,一個比特幣是 4000 元人民幣,大空翼由此賺到了自己在幣圈的第一桶金。
【小道消息】據杜翼添自己說,真實的情況是,他當初拿了 6 萬賺了 6 個億。杜本身是個富二代,所以他的視野、抱負和胸襟以及拿住 IOTA 三年的定力,本身就是有經濟基礎支撐的。
【官方消息】原名 Daniel Larimer,江湖傳聞的 BM(Bytemaster),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連續成功開發了三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系統的人,Bitshares,Steem 和 EOS 的聯合創始人。
BM 最被粉絲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在 bitcointalk 上與中本聰大神的針鋒相對。早在 2010 年 7 月,BM 就指出,跟銀行相比,比特幣 10 分鐘一次的交易確認時間顯得太長了,需要做到像刷信用卡那麼快,而改變共識機制可以實現這一點。中本聰則霸氣十足的祭出了那句名言:看不懂就算了,我沒時間搭理你,不好意思。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BM 沒有繼續爭論,而是著手開發去中心化交易所比特股(BitShares),同時創造出 DPOS 共識機制,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實現 —— 媲美傳統銀行的交易速度和體驗。2014 年,比特股帶著 “Beyond Bitcoin” 的口號橫空出世。比特股 1.0 版本雖然創造性地發明了錨定貨幣 BitUSD、BitCNY 以解決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問題,並實現了秒級轉賬速度,但嚴格來講,它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產品。
離開 BTS 後不久,BM 就投入了他的下一個項目:steemit,繼 BTS 之後,他又帶來了更天馬行空的創想,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和內容平台。Steemit 挑戰 Twitter/Facebook 等媒體行業巨艦,用內容激勵鼓勵內容生產,用戶可以根據評價情況賺取收益。Steemit 沿用了比特股的底層技術:石墨烯區塊鏈底層,在交易性能和用戶體驗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能賺錢的內容平台,這一點很輕易地吸引了各類創作者蜂擁而入。最著名的例子,是 TheAnarchast 在 steemit 上發布的一篇文章,輕鬆賺到 15000 美金。
離開 steemit,BM 毫不猶豫地奔赴自己的下一站:EOS。EOS 是要做區塊鏈行業的操作系統,為開發者提供底層功能,包括並行運算、數據庫、賬戶系統等等。EOS 可謂 BM 在技術和思想上的集大成者,它使用了 DPOS 機制,同時引入了憲法的概念,用於治理社區,還引入了仲裁的概念。看起來有點像三權分立的感覺。EOS 項目一開始就受到了區塊鏈全行業的關注,它的代幣銷售則是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代幣銷售,五天內便籌集到了數億美金。目前 EOS 正式上線時間還未最終確定。有 EOS 操作系統將預示區塊鏈 3.0 時代的到來。
【小道消息】這位被幣圈奉為技術天才的小哥哥是個 80 後哦。
寒江雪
【官方消息】寒江雪是公眾號 “每日幣讀” 的創始人。他以 “每日幣讀” 为媒介,配合自己的精准投资,赚的盆满钵满,并带动身边的一大帮子朋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的名言是:希望身边的朋友都能跟我一起快速暴富,大家能在同一个阶级上继续做朋友。
寒江雪,人稱 “老寒”,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密碼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職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超級約會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區塊鏈媒體 “每日幣讀” 創始人,有著 “幣圈高曉松” 的美譽,具有豐富的區塊鏈項目評級經驗,幣圈撲克牌創始人。
009 年 —2015 年,寒江雪一直在從事培訓相關工作,開辦特訓營、開辦愛約會網絡課程、開辦寒門貴子弟子班及搭訕培訓班等一些以約會為主題的相關培訓,鍛煉了他非常風趣幽默的台風。
2016 年 5 月,寒江雪重新做了一個區塊鏈的專業公眾號 “每日幣讀”,張屁桃做編輯,寒江雪正式 all in 區塊鏈。由最開始和張屁桃兩人運營,到現在領導著二十幾個數字資產愛好者且非常靠譜的年輕人,建立了一個專注區塊鏈資訊的訂閱平台。“每日幣讀” 每天準時為讀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區塊鏈資訊,致力於打造世界級的區塊鏈資訊平台。
寒江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熊市多投資,看起來僅僅五個字,但要徹底理解,並且真正去做,確實不容易做到。熊市投資這種行為,恰恰跟人性相反,短視就是人性,人們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只相信眼前看得見的變化。
【小道消息】韓江雪被譽為 “幣圈高曉松”,泡妞很有一套。他用自己的經歷講述了一個以泡妞起家,以炒幣走上人生巔峰的勵志故事。
【官方消息】“幣圈一日,人間一年”,這一刻,是巔峰,下一刻,可能就是深淵。這句話真實反映了幣圈跌宕起伏的行情,短短 5 年時間,在趙東的身上發生了太多傳奇的故事。
2009 年恰逢移動互聯網的風口,趙東和朋友開發了一款爆火天氣預報軟件 “墨跡天氣”。他短短三年套現出局,積累了原始資金。之後,趙東誤打誤撞加入 “車庫咖啡” 擔任 CTO。他在車庫,認識了最早一批接觸比特幣的玩家,如吳剛、李林、李笑來、寶二爺、趙國峰、杜均等現在的幣圈大佬,並開啟了從身價過億到負債 6000 萬的 “幣圈” 傳奇人生!2013 年,在吳剛的引導下,趙東抱著投機的心態,拿了 1 萬人民幣入場買了 10 個比特幣,兩周翻倍賺了 1w,買了人生中第一部 iPhone。嘗到甜頭後的趙東,在經過深刻研究之後,於 2013 年 3 月,拿出 100 萬元人民幣買入了大約 2000 枚比特幣。正如趙東所料,比特幣在 2013 年整年都呈迅猛上漲的態勢,持有的 2000 個比特幣也暴漲了 10 多倍,從 100 萬搖身變成了 1000 萬。此時的趙東開始用槓桿炒幣。
然而盛極轉衰,2014 年日本 Mt.Gox 門頭溝比特幣交易網站(當時全球 76% 比特幣在上面完成)擠兌、要倒閉的消息不斷傳來,幣價開始猛跌。趙東 2014 年炒幣三次爆倉,挖礦入不敷出,總額巨虧 1.5 億,負債 6000 萬,連兒子上小學的學費都捉襟見肘,他的人生跌到谷底。但是,趙東並沒有一蹶不振,也沒有離開幣圈,他開始轉行做比特幣場外交易。趙東靠著 “誠信” 迅速在圈子裡面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和名氣,並一步步還清外債,成為中國最早做場外交易的人,也是歐洲場外比特幣交易數一數二的大佬。
2017 年趙東成立區塊鏈投資基金 DFund,一期項目比特幣淨收益為 620%(美元淨收益為 2543%)。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在比特幣的世界裡,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時候上車,而是永不下車。“
【小道消息】趙東目前人在日本。當年他手下的很多小弟,靠著在比特幣行業做量化、套利和搬磚都積累了巨額財富。
孫宇晨擅長炒作和造勢。#
幣圈美國區人物#
Crypto Briefing 年度英雄榜單上的前十名。
Sandeep Nailwal Sandeep Nailwal 是 Polygon 的聯合創始人,它是以太坊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擴展解決方案。Polygon 在這一年收穫頗豐:它吸引了如 Aave 和 Curve 等幾家 DeFi 藍籌股,生態系統現在包括一個 ZK-Rollups 的庫,MATIC 是市場上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
今年,Nailwal 在加密貨幣之外頗有一番作為。隨著 Delta 變異新冠病毒在 4 月開始蔓延,他成立了 COVid - Crypto 救援基金,籌集資金幫助印度受疫情影響的人。
Nailwal 的義努力沒有被忽視,該基金吸引了許多大人物的捐款,包括前 Coinbase 首席技術官和天使投資者 Balaji Srinivasan 和前澳大利亞板球運動員 Bret Lee。最大的捐款來自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他向該基金捐贈了 500 個 ETH 和 50 萬億 SHIB,當時的市值超過 11.4 億美元。
COVID-Crypto Relief Fund 一直在將它所籌集的資金用於良好的用途,並且仍然在一個以太坊錢包中持有超過 4 億美元。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印度辦事處簽署了一項協議,為該國的疫苗接種活動提供 1.6 億支注射器,並與印度的幾個慈善機構合作,為有需要的人提供 ICU 床、心肺復甦培訓和補給包。
Polygon 是 2021 年加密貨幣的先驅者之一,Nailwal 百忙中抽出時間在成立了大獲成功的 COVID-Crypto 救助基金,這一點非常了不起。
Cobie & Ledger Cobie 和 Ledger 從未見過面,因為他們生活在大西洋的兩岸,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成為加密貨幣最喜歡的二人組之一。他們一起擔任 UpOnly 主持人而聞名,UpOnly 是該領域最翔實有趣播客之一。自今年年初以來,他們一直在邀請領域內最好的交易員作嘉賓,進行深入討論,每一集都有著豐富的信息,以幫助聽眾吸取成功經驗。
他們的組合之所以備受喜愛,部分原因在於兩人之間的鮮明對比:Ledger 是個溫柔少年,而 Cobie 則更像是個典型的理工直男(他喜歡 LSD,比我們大多數人更早看到比特幣的潛力)。
Cobie 經常嘲笑 Ledger 的交易失誤,但其實他們倆更像是郭德綱和於謙這樣相愛相殺的組合。除了 UpOnly 給我們帶來的笑聲和資訊外,Cobie 和 Ledger 今年因其傳奇的 Twitch 突襲會議而進入我們的英雄榜。活動前提是 Cobie 加入一個業餘音樂家的直播,並要求接管房間的主持權,然後邀請他的 Twitter 粉絲佔領直播間。這時,他鼓勵主播下載 MetaMask,然後任何觀看的加密貨幣本地人都會扎堆捐款。與此同時,Ledger 總是在技術上和音樂家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上提供幫助。
在今年最令人難忘的一次會議中,24 歲的 Mela Bee 在玩了一晚 Radiohead 和 Blink-182 的翻唱後,收到了相當於約 25 萬美元的 ETH、REN 和其他數字資產。科比還利用他的平臺幫助那些與疾病作鬥爭的人,讓他們出現在視線中。在這一年裡,世界各地的樂迷和其他懷疑論者對 NFT 和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空間發起了錯誤的攻擊,Cobie 和 Ledger 利用他們的在線活動幫助了一些少數群體,證明了虛擬貨幣和其背後社區的正力量。
pplpleasr 哪怕你從來沒有聽說過 plpleasr(真名 Emily Yang),你也很可能接觸過她的藝術作品。2021 年,她創造出了個歷史,讓幾位加密貨幣最傑出的人物登上了《財富》雜誌的封面,但她在這個領域的起點是為 DeFi 的一些頂級項目創作作品。今年早些時候,當她將 Uniswap V3 創作的宣傳片鑄成 NFT 時,她將其籌集的 310 個 ETH 捐贈給支持少數民族群體的慈善機構。當時價值超過 52.5 萬美元。
不過,她真正大放異彩是在《財富》雜誌上露面後。“就在一年前,我還沒有工作,為收入發愁,” 她在 8 月份的推特上寫道,“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夠激勵其他人,我對加密貨幣社區的感謝是不言而喻的。”Yang 用親身事跡證明了,NFT 有能力改變世界各地數百萬創作者和收藏家的生活。
Bored Ape Yacht Club/Yuga Labs 今年的 NFT 領域中有很多贏家,但有一個項目獨占鰲頭 ——Bored Ape Yacht Club。作為一個生活在以太坊上的 10,000 只可追溯的猿猴合集,Bored Ape Yacht Club 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品牌,擁有自己的商品系列、活動系列,並與環球和阿迪達斯等公司合作。Yuga Labs 是 Bored Ape Yacht Club 的創建者,通過為 NFT 持有者安排有利可圖的空投來加強該品牌,據說 2022 年將推出代幣和遊戲。誠然,Yuga Labs 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 Bored Ape 持有人的社區,其中包括 Stephen Curry 和 Jimmy Fallon 等名人。不過,這主要是因為它採取了首先獎勵其社區的策略。
另一個最受歡迎的 NFT 頭像系列,是 Larva Labs 的 CryptoPunks,也在今年成為主流,但它的路線圖卻不那麼引人注目。5 月,Larva Labs 從一個名為 Meebits 的基本沒有新意的合集獲得了 8000 萬美元,其中一部分分配給 Punk 持有人。該項目背後的兩人還簽署了一份好萊塢協議,將允許其 NFT 在電影、電視和其他媒體中出現,但僅限於此。此後,Larva 實驗室一直忙於發布版權摘錄通知,以保護其主推項目,而 Yuga 實驗室則明確表示,社區是其最大的優先事項。結果 Bored Ape Yacht Club 在推出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經是最時尚的 NFT 系列。如果 Yuga Labs 繼續它在 2021 年開始的好成績,很快就可以成為最有價值的 Punks。
Sam Bankman-Fried 自 2017 年進入加密貨幣領域以來,Sam Bankman-Fried 監管了這一領域的頂級交易公司之一 Alameda Research,將 FTX 打造為 Coinbase 和 Binance 的強勁對手,並成為全球 30 歲以下最富有的人。他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切,部分原因是他像機器一樣靈活,使他能夠在眨眼間從交易到播客再到玩英雄聯盟。但同樣重要的是,Sam Bankman-Fried 可能是這個行業中最勤奮的人之一。他喜歡直接睡在辦公室裡,這樣他就從休息中無縫銜接工作模式,而且 FTX 總是第一個為奇異衍生品創造市場的交易所,以收歸加密貨幣領域中更冒險的交易者。
作為 Solana 的忠實擁護者,班克曼 - 弗里德早在 1 月份就發布了一條令人難忘的推文,在 Solana 以 3 美元的價格轉手時,他提出購買另一位交易員的全部 Solana 持有量,這一舉動無意中暗示了 Solana 會上漲。從那時起,Solana 已經上漲了 6500%。除了提前為 Solana 背書,今年 Bankman-Fried 還試圖通過在體育行業大力營銷交易所來發展 FTX 品牌。但是,比起讓自己更出名和更富有,他似乎對將加密貨幣帶給 10 億用戶更感興趣(值得注意的是,他計劃通過有效的利他主義將其 220 億美元的大部分捐出)。如果 FTX 和 Solana 繼續沿著 2021 年的軌跡發展,Bankman-Fried 很可能會在他的事業中使用大規模的加密貨幣採用。
參議員 Ron Wyden、Pat Toomey 和 Cynthia Lummis “監管” 是今年加密貨幣的一大主題,尤其是在美國。可以說,這一年最大進展是集中在 1.2 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上,該法案的起草包括關於加密貨幣稅收政策和加密貨幣 “經紀人” 定義的模糊措辭。這個不明確的定義意味著,工作證明的礦工、利害關係驗證者和 DeFi 協議開發者可能會受到過於嚴苛的稅收規則的約束。
雖然拜登政府支持最初的草案,但參議員 Ron Wyden、Pat Toomey 和 Cynthia Lummis 堅持要求對加密貨幣 “經紀人” 進行更明確的定義,贏得了 Coinbase 首席執行官 Brian Armstrong、Coin Center 和其他關鍵加密貨幣社區成員的支持。
眾議院最終通過了對加密貨幣不太友好的草案,拜登將其簽署宣布成為法律,但 Wyden、Toomey 和 Lummis 並沒有停止爭取有利於加密貨幣創新的修正案。“數字資產在我們的金融系統中會一直存在,我們現在做出的決定將對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需要促進創新,而不是扼殺創新,”Lummis 和 Wyden 提交了一份新法案,其中包括關於加密貨幣稅收報告要求的修正案。
Vincent Van Dough 像許多其他以太坊鯨魚變成 JPEG 愛好者一樣,Vincent Van Dough 為促進 NFT 發展做了很多工作。他們已經建立了該領域最好和最有價值的 JPEG 收藏,他們的任何新的購買行為都被認為是值得關注的。在 NFT 的高峰期,他們甚至與三箭資本合作,推出了一個名為 Starry Night Capital 的 NFT 基金。
不過,真正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他們在關於 NFT 的激烈辯論,與一群社區藝術家的賭博。今年,許多社區的成員都站出來反對 NFT,他們以模糊的邊界問題為由,斷言 NFTs 沒有價值,並認為個人在用自己的作品來換取 ETH 時,是在從藝術家那裡偷東西。
為了挑戰和對峙這一觀點,Vincent Van Dough 通過鑄造一個 NFT 蒙太奇來回應,個自命不凡的佩佩青蛙使用多個 “被盜” 社區藝術品,標題是《法律訴訟材料》和《呼叫:1800-SUE-ME》。
這一 NFT 引起了社區成員的憤怒,這正合 Vincent 的意圖。他們提出向作品被用於 NFT 的藝術家支付 5000 美元。Vincent 所要做的就是在以太坊上鑄造他們的作品並將其收入進錢包。
Vincent 迫使批評家們出手。如果他們接受他的提議,他們就會承認他們認為 NFT 是個騙局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如果他們拒絕,他們就錯過了 5000 美元,他們關於 NFT 沒有價值的論點也就失去了意義。目前他們中沒有任何人接受這部分收入,同時 Vincent 今天仍然主導著 NFT 領域。
samczsun 真名 Sam Sun,如果你曾經在以太坊上使用過 DeFi,samczsun 可能在過去把你從一個重大的漏洞中拯救出來。Sun 是 DeFi 中最多產的白帽黑客,以至於來自他的深夜 “你起來了嗎?” 的信息已經成為每個 Solidity 開發者最擔心的事情。
Sun 曾在 Stripe、Wish 和 Trail of Bits 任職,目前他在該領域的頂級風險投資公司之一 Paradigm 擔任研究合夥人。在他作為獨立安全研究人員的多年活動中,Sun 已經為 DeFi 社區挽救了數億美元因智能合約漏洞和安全缺陷而造成的潛在損失。
僅在 2020 年,他就發現並私下披露了 Curve、Synthetix、Kyber Network、Nexus Mutual、Ethereum Name Service、Yearn.Finance 等的關鍵漏洞。今年,他在 Sushi 的 Miso 代幣發射板上發現了一個關鍵漏洞,在 Etherscan 上發現了一個零日漏洞,在 Ethereum 的獨立 CLI 客戶端 Geth 上發現了一個關鍵漏洞。以太坊算是走運的,因為 samczsun 正義將他的才能用於公益。至少在以太坊的黑暗森林中,很少有人比 samczsun 更配得上 “英雄” 這個稱號。
Caitlin Long Caitlin Long 被廣泛認為是區塊鏈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因在起草和構思懷俄明州開拓性的區塊鏈立法方面發揮的領導作用而廣為人知。她是一位在華爾街工作了 22 年的資深人士,自 2012 年以來一直活躍在加密貨幣行業。雖然目前美國關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情況遠非完美,但 Long 是該行業的女發言人之一,推動整個行業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她幫助懷俄明州通過了 24 項有利於加密貨幣的法律,使其成為美國對加密貨幣企業最友好的地方之一。懷俄明州也是美國第一個授權新型州政府特許存款機構的州政府,可以保管加密貨幣資產並為區塊鏈企業提供銀行服務。
7 月,懷俄明州成為美國第一個在法律上承認 DAO 的州,並在 Long 的指導下給予 DAO 與有限責任公司相同的權利。在她孜孜不倦的立法工作之外,Long 經常在播客中露面,在推特上精心策劃欄目,幫助業內外人士了解整個行業的現狀。
Daniele Sestagalli Daniele Sestagalli 是傳說中的 “青蛙國度”(frog nation)的深受愛戴的領導人 —— 這是一個隱秘的本土社會運動,譴責任何它認為是 DeFi 中心化的東西。這可以包括從風險資本家和機構到集中的穩定貨幣和依賴於它們的所謂的分散協議。那么,為什麼 Sestagalli 能進入我們的十大英雄榜,因為他廣受歡迎和喜愛。這主要是因為他建立了 Abracadab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