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af

leaf

It is better to manage the army than to manage the people. And the enemy.
follow
substack
tg_channel

本科畢業論文

1/7 本科畢業論文終極攻略:開題 答辯與結題答辯指南 魯迅先生有云:「答辯就是一個一本正經瞎 ** 吹牛的過程」,而「吹牛」如何讓人信服卻是一門學問。 答辯是廣大同學邁向畢業的最後一道門檻。從流程上講,答辯往往分為兩大部分:開題答辯和結題答辯【注】。對於很多人來說,本科畢業答辯是人生中的第一次答辯,但是由於經驗不足,開題答辯和結題答辯往往變得虎頭蛇尾,畫虎不成反像 HelloKitty 更是答辯現場的常態。 但是,各位小老弟的心態千萬不要崩。你們要相信,雖然你們在答辯現場丟的人比評委老師見的人還多,雖然你們的花式答辯作死大法千奇百怪層出不窮,但是評委老師還是會非常包容的。 將心比心,像這樣的情況,一届一届畢業生們的用答辯折磨著評委老師的靈魂,哪個老師不會形成「免疫」—— 台下老師們的竊竊私語就是在討論你論文中的某某問題嗎?非也,你以為他們在討論「根據 xx 同學的論文,其中的碳鍵能否否定定律一或定律二」,其實他們也許只是在討論「今年的瓜可是比去年的好吃,」,「是啊是啊,今年的豬肉價格又漲了」,或者「這次答辯就讓他們過了吧,我可不想頂著高溫再參加一次復答了」。

2/7 輕鬆化的應對困難總是沒錯的,正如魯迅先生又云「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 那麼,本科答辯到底「辯」的什麼? 我們如何順利的度過本科答辯?咱們這次就來唠唠答辯那些事。 兩個黃金標準助你答辯順利 網上有很多關於開題答辯和結題答辯的方法論,歸根結底,本科答辯只需抓住兩個核心問題: 開題要打有準備的仗,要展現出你對科研的態度或你對科研的理解。 態度不端正、不重視,或對領域問題「一問三不知」是開題大忌。 老師接受你的不完美,畢竟開題屬於真正做一件事之前的調研和匯報,很多問題回答不上也是情理之中,這些老師都會理解。但你要做的是,當老師們聽完你的開題答辯之後,讓他們覺得你的調研內容豐富有理有據。通過答辯,你要讓老師們感覺你是圈子內的人而不是外行,讓他們覺得你有能力完成你開題答辯時所提出的設想。 結題答辯能否順利的關鍵在於工作量。本科生能否畢業,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工作量。網上五花八門的結題答辯攻略往往會對各位同學產生誤導,相信我,展現你的工作量才是最終捷徑。 什麼?科研成果不重要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各位,對於本科答辯來說,不重要!因為,大部分同學第一次發表重量級科研成果不是在本科(當然,有科研成果更好),與你同期答辯的兩個黃金標準助你答辯順利 網上有很多關於開題答辯和結題答辯的方法論,歸根結底,本科答辯只需抓住兩個核心問題: 開題要打有準備的仗,要展現出你對科研的態度或你對科研的理解。態度不端正、不重視,或對領域問題「一問三不知」是開題大忌。 老師接受你的不完美,畢竟開題屬於真正做一件事之前的調研和匯報,很多問題回答不上也是情理之中,這些老師都會理解。 但你要做的是,當老師們聽完你的開題答辯之後,讓他們覺得你的調研內容豐富有理有據。通過答辯,你要讓老師們感覺你是圈子內的人而不是外行,讓他們覺得你有能力完成你開題答辯時所提出的設想。 結題答辯能否順利的關鍵在於工作量。 本科生能否畢業,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工作量。網上五花八門的結題答辯攻略往往會對各位同學產生誤導,相信我,展現你的工作量才是最終捷徑。 什麼?科研成果不重要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各位,對於本科答辯來說,不重要!因為,大部分同學第一次發表重量級科研成果不是在本科。

3/7 同學絕大部分不具備科研成果,這時,工作量就是衡量大部分本科同學能力的硬性準核。除此之外,工作量也間接等於你的態度,沒有老師會在結題答辯時輕易放過一個工作量少的同學,就好像沒有人人喜歡態度不端正的人一樣。 在結題答辯中,你要體現並突出你為了順利結題所做的工作,以及你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 那麼,開題答辯和結題答辯到底要「辯」什麼呢? 開題答辯的準備 一個好的開題答辯需要達成以下兩個基本的「新手成就」: 為你的研究建立一個背景,並證明這個背景的必要性; 表明你的研究將滿足這個背景,並在這個背景下提煉出你要研究的科學問題,以及你將採用的解決方法。 更具體地說,如果你的研究課題是「坐過山車能否加速排出腎結石」,那麼你的開題應該怎麼去答辯呢? 首先,應開宗明義,介紹研究背景並提煉出你要解決的科學問題,並解釋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如: 腎結石是當代的高發疾病,尤其對於現代人來說,久坐少飲水、缺乏運動、暴飲暴食、過量飲茶和咖啡等習慣更是容易產生腎結石。 想像一下此時答辯老師聽你報告的心情,這些老師一坐一天,端著茶水品著咖啡吃著瓜子,不僅要忍受答辯產生的耳膜還要擔憂隨之而來的腎結石風險的提高,哪個不會心裡一慌,迫不及待的想聽你的解決方法? 如此來「辯」,如何治療腎結石確實是一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你的開題答辯不僅介紹了研究背景,更提煉出了科學問題,不僅站住了腳,更贏得了開門紅。

隨後,應介紹你的研究構想,如你將以何種研究思路和手段去改善甚至解決這一問題。這時,有的同學就會提出疑問,我只是開題,還沒有深入研究這個領域,我該怎麼提出研究思路和手段呢?此處就凸顯出了國內外研究現狀的重要作用。 國內外研究現狀所涉及的實驗方案就是你的靈感源泉,除此之外,國內外研究現狀還是你所研究科學問題的證據支撐。試想,你說你所研究的科學問題非常重要,可是國內外卻沒有類似的研究,也沒有任何相關文獻發表,那麼大家自然就會對你所提煉出的課題產生懷疑。同時,國內外研究現狀也會給答辯老師提供參考,供其依據其他課題組的研究思路來評議你的, 如: 國內外腎結石的治療手段多種多樣,嚴重的可以採用現代醫療手段如超聲碎石、輸尿管彈道碎石、經皮腎鏡取石術等進行治療,不嚴重的可以採用跳繩、跑步等手段自行促進排石。 此次答辯你提出的治療思路為過山車碎石,那是因為參照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你發現過山車具有強大慣性,有利於產生促排效應,原理和跳繩治療手段類似。如此來看,評委老師就會覺得你的研究思路合情合理,在和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對比中使人信服。

最後,應介紹你的進度安排、經費要求等。經費要求應合情合理,進度安排應緊湊有致,具體方法因學科不同而適度調整即可。結題答辯的準備 結題答辯最重要的是要展現你的工作量。如何讓簡單的工作變得工作量滿滿?維度擴展很重要! 一方面,可以適當的擴充非創作部分。對於本科同學來說,針對前人的工作總結、資料匯總、理論介紹等,可以作為展現工作量的手段(當然,對於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同學,創新性才是展現工作量的合理方式); 另一方面,對於自己的創作部分,不要一根筋的只局限於一方面進行無限制、冗餘的寫作,應該擴展成多維度,從低到高分層撰寫。 對於課題「坐過山車能否加速排出腎結石」,答辯的核心當然是回答「能排出結石」還是「不能排出結石」,但是答辯不要僅僅給各位老師一個答案,「能」還是「不能」對於本科答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了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 這就是工作量,而維度又如何拓展呢?你可以試著進行「頭腦風暴」, 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答辯: 為什麼選擇過山車而不是摩托車作為實驗對象?(邏輯框架設計部分的維度擴展) 選擇何地何種過山車最為合理?需要考慮什麼因素?經費、加速度或軌道弧度?(調查設計與分析部分的維度擴展) 過山車不同位置對排出結石的影響相同嗎?

6/7 最後數據如何採集的?進行了多少組實驗?是否有對照結果?(數據分析與應用部分的維度擴展) 那些有關答辯的誤解 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論文答辯只是一種形式。由於各位同學的經驗不足,導致對答辯這種形式存在誤解。同學們的誤解往往集中在以下兩點: 誤解一:如果你不能回答評委老師提出的所有問題,你的論文就不能通過審核。 如果你已經進行了研究並寫完了論文,那麼你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你所在領域的專家,但是,成為專家並不意味著你必須知道所有的答案。科學研究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無論你的專業水平如何,總有更多的未知要學習。 評委老師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你的論文答辯只是一個展示你已經學會如何獨立研究的機會。如果你被問到一個你不確定的問題,大方承認,事實上這就已經很好了,更好的做法是試著解釋你將如何去找到答案,切記不要試圖編造答案,評委老師一定會看穿。

誤解二:答辯老師刻意的想抓住你的錯誤。 答辯老師不是「壞人」,他們希望學生順利畢業,所以,你的答辯老師們其實是站在你這邊的。但是,答辯事關你們的研究、你們的教育和你們的未來,你的答辯老師會對你提出質疑,並要求你遵守嚴格的標準,這很正常。當你確定論文主題並進行研究時,有一個嚴格的答辯委員會甚至是更好的選擇。 但最終,你的老師們希望你完成論文並獲得學位,你的成功會對他們以及他們所在的院系產生積極的影響,你不能畢業也將直接影響來年的績效、考核甚至招生指標。 所以不要擔心他們會挑出你的錯誤,或者用一些刁鑽的問題來為難你。他們不是為了這個而來的,他們知道你為你的學位付出了多少,他們不會,也沒有必要在最後一刻「坑」你。 總之,答辯只是人生的一種經歷,試著放鬆,要有自信,就會順利的渡過這道門檻。

【1】注:部分高校也存在中期檢查,但往往是上交中期檢查報告的形式而不是採用答辯的形式。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