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密人口佔有率、CEX 流量、DeFi 流量和網絡搜索熱度四個維度,建立了 Crypto 地域發展指數,美國、越南和俄羅斯位居前三。2022 年全球加密用戶大約有 3.2 億人,超過 40% 為亞洲人,新用戶增長量由 2021 年的 1.94 億人下降到 2500 萬人。
美國、韓國和俄羅斯的 CEX 交易所訪問量最大,總占比超過 22%。美國 DeFi 市場份額占比第一,DeFi 協議的訪問量是第二名巴西的 6 倍。南美、南非和中東地區對加密行業的關注度最高。東南亞地區加密人口達到 4600 萬,僅次於北美市場。南美和非洲的加密貨幣應用場景以支付和儲值為主,有超過 1/3 的國民日常使用穩定幣。基礎設施賽道仍聚焦於性能優化,服務類設施更加完善。
以太坊 Layer2 項目百花齊放。新公鏈依靠 “模塊化” 技術路線得到了快速發展。存儲賽道技術發展多樣化,存儲容量和利用率持續緩步增長。域名作為應用層和 DID 的基礎設施,也出現爆發式增長。跨鏈橋數量眾多,安全性和互操作性仍然有可提升的空間。在礦業方面,比特幣礦業發展艱難,而以太坊即將迎來質押即服務的新时代。在應用層面,DeFi 各鏈總 TVL 較歷史最高點下降了 70% 以上。槓桿出清,收益率下降。
NFT 市場高開低走,總市值下降約 42%,交易活躍用戶數下降約 88.9%。NFTfi 項目已嶄露頭角,成為下一個增長點。GameFi 和 Metaverse 有亮點表現,但發展不足。在監管政策方面,今年,全球有超 42 個主權國家和地區對於加密行業採取了 105 項監管措施和指導。積極類政策佔比 36%,較去年大比例增加。各國對行業的全面監管框架已提上日程,CEX 監管趨嚴,鏈上監管或被納入體系。熊市仍在繼續,我們提出了 4 個有價值的市場底部指標,給出了規避熊市陷阱和保護資產的建議。
最後,我們預測了 2023 年行業發展的一些方向,
(1)2023 年初行情築底;
(2)Twitter 等 Web2 頭部社交將持續融入 Web3,帶來新的 SocialFi 發展模式;
(3)Layer2 將在 2023 年出現生態爆發;
(4)ZK 加速網絡開始起步;
(5)DappChain 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6)鏈上存儲的真實需求快速增長,存儲賽道迎來實質性發展;
(7)鏈上監管加強,部分協議或受到威脅;
(8)加密貨幣將被更多國家用於支付或授權為法幣。
由於 2014 年之前,BTC 未完成指標 200 周的前提條件,所以該指標從 2014 年中旬開始。從歷史數據來看,2015 年的兩次跌破指標,2019 年的觸碰指標,2020 年 “312” 的跌破指標,大多只是短暫的觸碰或調整後便反彈。但是目前來看,BTC 價格自今年 6 月份跌破指標,8 月份的突破後回落,價格一直長期震蕩在指標的下部。根據指標來看,BTC 歷史第一次跌破並在下方震蕩,目前的市場便是史無前例的深熊。1.2.2 應用:在低迷中發展和創新根據 DeFillama 數據,DeFi TotalTVL 從 2022 年 1 月份 171 billion USD 到 2022 年 10 月份最低點 50 billion USD。目前 10 月末約為 55 billion USD。隨著 Terra 等的一系列暴雷,DeFi 的 TVL 也出現過兩次斷崖式下跌,市場確認並加速進入了熊市階段。
-8 - 下圖的數據是顯示借貸協議中未償還債務的價值。當下的數據約為 4billionUSD。與去年最高點 25 billionUSD 相比,下降了 84%。在鏈上的用戶對於槓桿的需求下降,從而使得鏈上交易活動減少,也是這次熊市的一個明顯的特徵。
目前 ETH 鏈依然是 DeFi 的主戰場。隨著 2020 後半年的牛市開啟,協議的爆發性增長,幣價和收益率同時上升,吸引來了大量的資金注入。流動性也隨之增加。但是隨著 2022 年,市場下跌,幣價和收益率也在同時下跌。流動性被抽取,大量資金外流又加速下跌情緒。目前主流借貸協議的穩定幣存款利率甚至低於美國國債。在近期,又有許多協議遭受黑客襲擊,鏈上又出現了如 Terra 的暴雷事件,使得厭惡風險的資金被提取。在這種行情下,市場也進一步的推動了 Layer2 公鏈的發展,DeFi 生態能在 Layer2 上二次發展。擴容方案的速度更快,價格更便宜,對於普通用戶的成本就更低,更能吸引小資金用戶參與 DeFi。這也是 Layer2 發展的好時機。通過觀察 Layer2 鏈上的 TVL 數據,我們發現,在 2022 年 4 月份,Layer2 的鏈上 TVL 達到了最高點 7.5 billionUSD,隨後一路下行至 7 月份的 3.7 billionUSD。不同於其他的生態,Layer2 生態從 7 月份觸底之後便一路上行,到現在約 5.32 billionUSD。這要歸功於 Layer2 的技術逐漸成熟,開始發幣,並且大量的應用隨之落地,並且多數 Layer2 鏈的開發團隊也在積極展開激勵,比如預空投獎勵活動,發幣等。隨著 Layer2 擴容方案的發展和進步,未來的鏈上必然會派生出更多的玩法和生態項目。
-9 - 激勵活動,發幣等。隨著 Layer2 擴容方案的發展和進步,未來的鏈上必然會派生出更多的玩法和生態項目。圖 1-6:Layer2 鏈上 TVL 數據來源:L2BEAT 隨著市場的熱度消退,NFT 交易量也呈現出萎靡的姿態。在五月份拉盤出現的超高量,是因為當時發行的 otherdeedforotherside(也叫猴子地)產生了 fomo 情緒。同時,NFT 的總市值的跌幅約為一半。NFT 的計價方式以幣本位為主,而 ETH 的波動也很大,NFT 的總市值不可避免的下跌。NFT 的市值從約 35 billionUSD 跌到了 21 billionUSD,跌幅約為 40%。NFT 總市值的下跌並沒有 ETH 的幅度大,是因為 NFT 有持續的新資產發布,一直在給市場輸送 NFT,這也同時吸引非 NFT 用戶加入到 NFT。
-9 - 激勵活動,發幣等。隨著 Layer2 擴容方案的發展和進步,未來的鏈上必然會派生出更多的玩法和生態項目。圖 1-6:Layer2 鏈上 TVL 數據來源:L2BEAT 隨著市場的熱度消退,NFT 交易量也呈現出萎靡的姿態。在五月份拉盤出現的超高量,是因為當時發行的 otherdeedforotherside(也叫猴子地)產生了 fomo 情緒。同時,NFT 的總市值的跌幅約為一半。NFT 的計價方式以幣本位為主,而 ETH 的波動也很大,NFT 的總市值不可避免的下跌。NFT 的市值從約 35 billionUSD 跌到了 21 billionUSD,跌幅約為 40%。NFT 總市值的下跌並沒有 ETH 的幅度大,是因為 NFT 有持續的新資產發布,一直在給市場輸送 NFT,這也同時吸引非 NFT 用戶加入到 NFT。圖 1-7:NFTVolume 來源:NFTGO 儘管 NFT 市場萎靡,目前的日均交易額僅為牛市中的 15%,甚至更低,但是擁有 NFT 的錢包數量的增速並未放慢,每周約增加 8 萬個,如下圖。市場用戶持續增多,新產品增多,NFT 總市值卻在緩慢下降(如上圖),這是 NFT 市場消除泡沫的現象。NFT 的價格趨於理性,同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持有 NFT,這是一種市場良性發展的現象。
加密貨幣二級市場的數據持續低迷,一級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根據 Odaily 星球日報的不完全統計,2022 年第三季度全球加密市貨幣場已披露融資總金額為 58.41 億美元,共發生 442 起投融資事件(不含基金募資及並購),集中在基礎設施 20 起、技術服務商 50 起、金融服務商 49 起、應用 246 起以及其他服務商 77 起。其中,應用賽道獲得的融資金額最多,為 26.05 億美元。與 2022 年第一、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的總融資額和融資事件總數都有明顯的下滑:根據 Odaily 和 PANews 報導的公開信息統計,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加密市場共發生 511 起投融資事件(不含基金募資及並購),已披露總金額為 127.1 億美元。在所有融資事件中,融資規模超過 1 億美元以上的交易數量達到 28 筆。今年 Q1 全球加密市場共發生 461 起投融資事件,已披露總金額為 92 億美元。
-11 - 圖 1-9:2022 年三個季度融資活動對比來源:Huobi Research 在 Q2,全球加密投資機構最關注的領域為 GameFi 和 NFT。遊戲、遊戲相關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解決方案共獲得了 82 筆融資,在數量上排名第一,占融資總數量的 16%。GameFi 領域的融資金額同樣遙遙領先,高達 29.96 億美元,占全行業融資總額的 23.5%。
資本傾向於投資 GameFi 的趨勢在 Q3 繼續。GameFi 這一賽道的融資額為 9.63 億美元,占總融資金額的 16.4%,在 442 筆融資事件中占比 15%(67 筆)。其中包括鏈遊開發商,鏈遊公會以及 X2E 鏈遊項目。
-12 -Q3 中,L1 項目的融資表現也很好。雖然 L1 賽道只有 13 筆融資數量,僅占總融資數的 3%,但是其融資總金額達到 6.25 億美元,是除了 GameFi 之外,融資金額最高的子賽道。比較出眾的,便是 Move 語言的兩大公鏈,Sui 和 Aptos,他們宣稱,繼承了 Libra 的 Move 開發語言,並聚焦於改善 L1 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同時大規模提升網絡性能。高估值融資,吸引了整個市場的注意。在新公鏈的明星效應下,新項目也層出不窮。
因為熊市持續了一段時間,很多機構並沒有成功的撐過去,還有一些機構受到了暴雷事件的影響從而解散或破產。大部分的加密投資機構轉換了牛市以來的風格,加強了對投資項目的篩選。雖然在這種環境,優秀的項目也難以被掩蓋光芒。各機構重點關注 1 的領域可以分為 2 大類,基礎設施類和應用類。整體來看大家更關注基建類項目。根據 HuobiResearch 公開的調研結果顯示,Infra 的提及頻次是最高的,其中 2 根主線是 ZK 和新公鏈,像中間件,數據,預言機,DID 等領域也明顯帶有基建的成分。應用類項目方面,DeFi、GameFi、社交排名前三。儘管 DeFi 已經冷清了一段時間了,但它仍然是機構最看好的方向。
-
-2. 加密市場地域分析#
2.1 區域市場流量分析經過 14 年的發展,以 BTC 為代表的加密資產已經影響並傳播到全球的各個區域,正在由點及面的快速發展中。為評估全球不同地區加密市場的發展水平,我們主要將從以下四個維度來分析和判斷各個地區加密資產業務的滲透情況和發展速度。
(1)加密人口總數及佔有率:加密人口佔有率指的是一國加密用戶數量與該國人口總數的比值,它最能直觀反映出加密市場在一個國家的採用情況;
(2)CEX 流量 2:中心化交易所是加密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交易所通常易於使用,許多加密新手都是通過它們開啟探索加密世界的大門,加密市場中大部分的用戶和流動性資金都集中在中心化交易所裡。我們根據交易所自身活躍用戶、深度、交易量和可靠性等選取了市場中綜合排名前 100 的 CEX;
(3)DeFi 流量 3:DeFi 在近兩年成為加密市場中發展極其迅速的領域之一。隨著 AMM、流動性挖礦等模式誕生,DeFi 迅速吸引了市場上的大批資金,大量行業資深用戶和從業者都曾積極參與 DeFi 應用的互動,對 DeFi 協議的分析可幫助我們準確地分析全球 crypto 資深用戶的分布情況。我們根據 DeFi 協議的 TVL、交易量、日活用戶等選取了主流的、不同公鏈上的近 300 個 DeFi 項目;
(4)關鍵詞熱度:網絡熱度可以從更宏觀的角度反映出大眾對加密市場的興趣程度。
2018 年到 2020 年,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處於發展早期,用戶增長較為緩慢;2020 年後,市場的蓬勃生態吸引了不少加密原生用戶,並迎來爆發式增長。從上圖也可以看出,2021 年的增長率和增長絕對值都是近年來最高的。這背後可能是眾多金融機構和傳統交易者紛紛入場,加之 NFT 的火熱,徹底點燃了加密市場的熱情。進入 2022 年後,全球的宏觀經濟處於衰退邊緣,但下跌中的加密市場卻展現出令人驚訝的堅韌性。從數據上看,全球範圍內的加密用戶人口仍然持續淨增長。截止到 2022 年 11 月,全球的加密用戶總數大約有 3.2 億人,滲透率約 4.3%。其中,亞洲地區的加密市場用戶總數占比最大,大約 40%。
獲取到的數據中發現,2022 年中心化交易所的整體市場規模較 2021 年有較大幅度下降。具體來說,加密資產總市值在過去一年裡下降約 66%,加密貨幣現貨交易量下降約 27%,獨立訪客數下降了 24%。從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網頁端還是移動端的加密用戶,對中心化交易所的月訪問量都在不斷減少。這與加密市場逐步轉入深熊有關。行情持續走低、資產的不斷縮水均使得存量加密用戶的交易興趣越來越少。
圖顯示了過去一年裡主要 CEX 的月訪問流量和加密總市值的關係。二者的相關系數為 90.8%,具有很強的正相關性。不過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第一,二者在 2022 年 5 月有小幅背離。這可能是由於 LUNA 崩盤這類黑天鵝事件,大量用戶需要到交易所拋售或抄底,反而推高了當月的交易所訪問量。
第二,交易所訪問量雖然走低,但下降幅度遠小於市值下跌程度。這說明了加密市場中仍然有很大部分的存量用戶,他們對加密市場保持持續關注。
ResearchCEX 流量占比中,美國憑藉自身的加密用戶絕對數量和市場規模優勢牢牢占據榜首,韓國、俄羅斯、土耳其、日本分別以 7.4%、6.1%、5.6% 和 3.8% 的占比緊隨其後。總體來看,排名靠前的國家都有對加密行業相對友好的政策。韓國和日本因為失業率和房價都較高,階級固化嚴重,青年民眾將逆襲的希望寄託在了加密貨幣投資上。俄羅斯在制裁中被迫選擇了一個更為開放和自由的金融體系。土耳其長期遭受高通脹折磨,加密貨幣在該國出現了貨幣替代的作用。
上圖是占比前五國家的每月訪客量變化圖。美國、韓國、俄羅斯、土耳其、日本的下降率分別是 72.9%、48.6%、25.6%、59.6%、38.6%。其中,美國下降幅度最大,這主要是受宏觀經濟影響,美聯儲連續大幅度加息,收緊流動性的同時改變了資金的風險偏好;而俄羅斯的下降幅度最少。戰爭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制裁似乎讓無國界的加密市場有了用武之地,成為該國有效的支付和貿易的補充渠道。2.1.3 De Fi 用戶美國占絕對優勢過去一年全球的 DeFi 獨立用戶總數相對有所提升。在 2022 年裡,即便行業裡發生了一系列暴雷、脫鉤及攻擊事件,但 DeFi 的長期價值和基礎功能仍讓他們保持著信心,並對未來市場的復甦持樂觀態度。因此,我們認為 DeFi 市場的基本面仍然相對健康。
從地域占比看,美國在 DeFi 上的市場份額優勢明顯,占比為 31.8%,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與 DeFi 項目源起於美國有關。美國近年來也不斷擁抱加密行業,吸引了大量資金和人才,眾多加密初創公司紛紛湧入矽谷、紐約等金融科技中心。與 CEX 流量略有不同,在 DeFi 流量占比中,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一批發達國家排名靠前。這可能是由於 DeFi 的用戶群體比較偏向專業和資深用戶,有較高的門檻,這些國家金融體系更成熟,投資者教育也更深入。巴西排名第二,這是因為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加密貨幣市場,而且一些銀行、投資公司正在或準備提供與加密市場相關的服務,資產管理公司 QR Capital 和 Hashdex 還推出了 DeFi ETF,起到了普及的作用。2.1.4 “NFT” 成為全球最為關注的 Crypto 話題我們搜集了過去一年裡和加密市場相關的主要關鍵詞,並從中選取最高頻的 5 個詞(排名不分前後)繪制成可視化地圖,以便讀者更直觀的感受出全球各地區對加密行業的興趣分布。
從關鍵詞分布上看,“BTC”、“DeFi” 和 “Cryptocurrency” 在南美、南非和中東等地區頻次最為密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地區的金融基礎設施和支付體系不夠發達,加之長期較高的通脹率,加密貨幣是用作日常支付和價值存儲的絕佳替代品;“NFT” 的表現令人意外,它的熱度幾乎滲透到了世界每個角落。這可能是因為 NFT 可以很好地與體育、藝術、娛樂、文化和遊戲等各個行業相互結合,極易出圈;加上每個 NFT 獨特的社區文化以及財富效應,進一步擴大了它的影響力,刮起了一陣全球 NFT 潮流。
-20 - 上圖是一年多來各類 crypto 關鍵詞的搜索量,能反映出大眾對加密領域的興趣程度。2021 年興起的 NFT 市場讓 crypto 火熱出圈,各種 crypto 關鍵詞紛紛佔據互聯網用戶的熱度榜,搜索流量持續增加。進入 2022 年,隨著加密市場整體行情走低,行業關注度開始下滑。Q1、Q2 期間行業內發生的一連串事故也讓本就脆弱的市場情緒更加低落。隨著 2022 下半年僅有的幾大行業熱點事件結束後,全球對加密市場的關注度正處於相對沉寂的狀態。由於大眾傳播的特點,負面消息總是更吸引讀者,所以搜索量的高峰往往出現在行情快速下跌、負面新聞多的時期。但拉長時間範圍看,大眾對加密行業的關注度下降了接近一半。
-20 - 上圖是一年多來各類 crypto 關鍵詞的搜索量,能反映出大眾對加密領域的興趣程度。2021 年興起的 NFT 市場讓 crypto 火熱出圈,各種 crypto 關鍵詞紛紛佔據互聯網用戶的熱度榜,搜索流量持續增加。進入 2022 年,隨著加密市場整體行情走低,行業關注度開始下滑。Q1、Q2 期間行業內發生的一連串事故也讓本就脆弱的市場情緒更加低落。隨著 2022 下半年僅有的幾大行業熱點事件結束後,全球對加密市場的關注度正處於相對沉寂的狀態。由於大眾傳播的特點,負面消息總是更吸引讀者,所以搜索量的高峰往往出現在行情快速下跌、負面新聞多的時期。但拉長時間範圍看,大眾對加密行業的關注度下降了接近一半。2.2 區域市場產業分析 2.2.1 北美:DeFi 創新主戰場北美地區是全球加密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該地區擁有約 4700 萬名加密用戶,占全球加密人口 14.7%。由於北美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加密市場也十分活躍。從流量占比上看,北美地區開展的 DeFi 業務尤為強勁。下面我們對該地區主要國家之一的美國進行具體分析。
-21 - 在過去的幾年裡,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看法發生了明顯轉變。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加密貨幣投資和交易,並紛紛加入這一行列。我們列出的加密市場指標也反映了這一現象,美國在各個維度均位列前茅。目前,美國加密市場用戶約 4600 萬,占總人口 13.7%;在中心化交易所和 DeFi 領域的流量占比分別是 9.2% 和 31.8%。從美國在各個 CEX 的交易種類上看,BTC 是美國加密用戶的主要選擇,其次是以太坊、狗狗幣、ADA 以及其他加密貨幣。具體來說,美國正以約 15 億美元的 BTC 交易量引領全球。領先的數據表現也解釋了為何近年來加密市場的價格波動常常與美國風險市場之間有較強的關聯性。尤其是 2022 年以來,加密市場的價格走向幾乎完全以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為導向;另一方面,美國在眾多 DeFi 協議中 31.8% 的交易量占比也是遙遙領先。對 DeFi 的擁抱也使得美國成為 DeFi 創新的前沿陣地,矽谷、紐約等地聚集了大量開發者,多數項目也更容易在這片熱土獲得早期資金和人才支持。
美國加密市場的快速發展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原因:1、年輕人是加密市場中的主要用戶群體。根據 Finder 調查顯示,美國 18-34 歲的年輕人為主力軍,占總加密用戶的 56%。相比於喜歡股票和債券等傳統投資組合的中老年人,年輕人似乎更能承受風險,加密貨幣可能帶來的高收益讓他們趨之若鶩,推動了整體市場的采用率。
-22 - 圖 2-10:cryptocurrency ownership split in the US: by age 來源:Finders2、合規化進程日益推進。美國多數州推出了加密友好型法案,推動了當地的合法化加密活動。例如,俄亥俄州提議了以加密貨幣支付稅款的法案;懷俄明州通過了 13 項法律,包括承認加密貨幣為貨幣,允許當地銀行為數字資產提供托管服務。有了這些法案,大型機構和金融服務商都可以為美國用戶提供合法化的資產管理以及相關的加密服務;3、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原因外,我們認為還有一些事件在推動美國加密市場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 Microstrategy 和 Tesla 等大型機構的入場、美國逐漸豐富的線下加密貨幣支付場景以及大型加密初創公司蜂擁而至美國等。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的加密市場成長非常迅速。目前加密人口總數約 4600 萬,僅次於北美市場。雖然該地區多以中低收入國家為主,人均購買力並不如發達地區。但部分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菲律賓、泰國)的加密用戶佔有率卻表現比較突出,加密活動已滲透到很多生活化場景裡。越南:國家加密貨幣採用率之首該國的加密用戶人數約 2000 萬,占其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成功跻身到全球高加密貨幣採用國家的榜首。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新興加密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順應當地金融改革和現代化要求。過去十年裡,東南亞國家和政府十分重視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並期待它們能為經濟數字化鋪平道路。在越南,無現金支付逐漸成為該國常態,當地政府為擴大加密貨幣採用設定了相對寬鬆的加密稅;同時,由於該地區傳統金融體系不夠發達,能獲取的服務非常有限,導致用戶不得不轉向使用效率更高的加密貨幣;
(2)GameFi 成為用戶熱衷的投資場景。基於東南亞地區人文環境和消費習慣,遊戲是該地區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根據公開數據,2020 年印尼的手遊下載量最高為 38%,其次是越南達到 22%;菲律賓、越南在遊戲付費率方面排名靠前,分別是 55% 和 50%。發達的遊戲產業環境也給區塊鏈遊戲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2021 年,現象級鏈遊 AxieInfiity 問世,其創新性的 “play-to-earn” 模式迅速點燃了市場熱情,吸引了大批用戶和資金爭相湧入,東南亞地區毫無疑問成為 GameFi 的中心。
新加坡在近幾年的中美互聯網市場飽和下沉和東南亞經濟崛起中抓住了機遇,尤其是疫情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期,新加坡逐漸成為互聯網的創業熱土,吸引了大批創新者和獨角獸企業。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加密領域。新加坡為加密行業提供了高度開放的政策環境,既有明確監管,但也給予了很大的容錯創新空間。根據陀螺報告顯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 DeFi 中提供了監管沙盒加強版等包容性更強的綠燈監管方式。即使許可牌照未能申請,也可依據豁免條例暫時允許提供特定支付服務。因此,新加坡逐漸成為全球加密領域最為友好的地區之一。畢馬威發布的數據中顯示,2021 年新加坡在加密領域共有超 80 筆風險投資交易,總額高達 14.8 億美元;相比 2020 年該數字還只有 26 筆,總額 1.1 億美元,金額環比增長近 14 倍。
洲地區地域遼闊、國家眾多,坐擁全球最多的加密用戶數量。下面我們選取幾個重點國家對其進行分析:日韩:加密交易活動極其活躍日韩兩國在交易所流量占比中的表現不可忽視。具體來說,韓國以 7.4% 位居第二、日本則以 3.85% 位列第六。一方面,Upbit、Bithumb、CoinOne、Korbit 和 Gopax 等主要加密交易所的所在地都位於日韩兩地,推高了二者在這部分的數據表現;另一方面,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兩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較高的房價迫使當地年輕人不得不尋求其它創造財富的手段。尤其是韓國,幾乎陷入全民炒幣的現狀。除就業和高消費壓力外,當地的階級固化及財閥壟斷也讓底層社會的創業之路異常艱難。加密貨幣作為無國籍的投資,被他們的年輕人視為擺脫貧困和積累財富乃至實現階級跨越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每 5 個韓國年輕人就有 1 個在炒比特幣。另外,當地政府對擁有、出售和購買加密資產等行為的合法化以及未來可能出台的優惠稅法提案,都使得加密市場在該地區越來越受歡迎。
香港:沉睡的東方金融中心香港的加密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處於灰色地帶。作為曾經的亞洲中心,香港憑藉發達的金融產業和背靠大陸市場的先天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像 Animoca、FTX、BitMEX 等知名加密企業。但是,隨著中國大陸對加密活動採取的一系列全面禁令,香港迅速散失其市場優勢;加之 CBDC 試點工作在香港的穩步推進,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希望將潛在的加密貨幣納入監管範圍。趨嚴的政策環境加速了大批從業者和加密企業的出走,導致香港加密市場份額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下滑。不過,隨著香港在 2022 年 10 月 31 日發布了全新的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明確了當地加密活動的合法性,重新開放的香港加密市場有望在未來再度崛起。
印度:監管搖擺不定,加密市場奮勇前進印度儲備銀行並不像其它國家央行對加密技術感興趣,其財政部長曾在 2018 年對外宣稱印度儲備銀行將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但並沒有將其上升至法律層面。這意味著加密交易在印度處於灰色地帶。因此,儘管印度的加密市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存在較大的發展阻力,但並未停滯前進的腳步。直到去年,印度最高法院裁決印度央行對加密貨幣的禁令實屬違憲,標誌著印度政策的放鬆。政府監管的轉向極大促進了印度加密經濟的發展。根據 Coindesk 報導,印度農村地區希望購買和交易加密貨幣的投資者顯著增加,CoinswithKuber 的農村註冊量增長了 135%;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印度區塊鏈行業完成 16 筆交易融資,總額超過 6.27 億美元,是 2021 年的 14.25 倍。另外,印度雖人口基數大,但年輕人的教育程度良好,對於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前沿技術和概念更加易於接受和理解。加密領域中一大批現有的優秀技術開發團隊如 Matic、Starkware 均來自印度,他們都已成為了各自技術分支路線中的頭部項目。這些都足以反映出印度加密市場的巨大潛力。
-27 -2.2.4 歐洲:加密主力軍之一,戰爭未能阻止市場前進腳步歐洲地區我們著重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從我們的數據上看,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在各項指標中也都排名靠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俄烏戰爭的爆發,導致兩國的加密活動均有所增加。從俄羅斯方面來看。目前擁有加密貨幣的人口超過 1460 萬,占總人口的 10.1%。該國在建立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法規上採取了很多積極性措施。2022 年 9 月,俄羅斯通過立法批准了本國部分地區可以利用水力、核電等資源進行加密貨幣的開採。另外,由於戰爭導致該國在西方國家的制裁下不得不退出 SWIFT,加密貨幣可能是對外貿易結算的重要補充。同樣在 9 月份,俄羅斯央行正式宣布將使用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進行的跨境支付合法化。至於烏克蘭,突如其來的戰爭給本國經濟造成了極大打擊,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加上當地央行的戒嚴令對本國居民的現金交易進行了嚴格限制,許多烏克蘭人認為加密貨幣是用來對沖通脹的有效避險方式。因此,從戰爭開始以來烏克蘭的加密貨幣轉賬量持續增長。
南美和非洲的主要國家採用加密貨幣的原因大多比較一致,主要是本國金融危機、高通脹以及法幣過度貶值等。其中較為典型的國家有委內瑞拉、阿根廷、巴西、摩洛哥和埃及等。雖然不是所有加密貨幣都可以用來作為風險對沖的工具,但穩定幣一定是這些地區用作資產儲備的好手段。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由於常年保持高達 8% 的年化通脹率,南美和非洲地區至少超過 1/3 的人習慣用穩定幣進行零售交易和日常資產儲備。同時,這些地區也是世界上用穩定幣來進行報酬支付比例最高的區域。
Terra 的崩盤可以說是 2022 年甚至整個行業有史以來最惡劣的事件之一。Terra 曾在全幣圈紅遍一時,跻身十大加密資產。
它的崩盤使得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也為本來已踏入熊市的加密貨幣市場雪上加霜。創立於 2018 年,Terra 是透過「穩定幣」UST 和「治理代幣」Luna 的雙幣機制而建立的支付區塊鏈。在 2022 年初,Terra 的創辦人 Do Kwan 推出了名為 Anchor 的協議:只要將 UST 存進去,就可以獲得 20%的年化收益。
因此 LUNA 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其去中心化的特點也獲得了幣圈的寵愛。Anchor 協議推出後,市面上多數的 UST 都被存進協議上,在 UST 崩盤前,有將近 75%的 UST(多達 14B)都是存在 Anchor 協議上,許多投資者甚至抵押其他加密貨幣資產借 UST 去賺取 20% 的年化收益。因為 UST 的需求越來越龐大,LUNA 的價格也隨著攀升突破 100 美元。在頂峰時期,UST 發行量超過 150 億,成為幣圈最大的去中心化算法穩定幣。在 2022 年 5 月,Terra 在 curve 裡面的 UST 資金池因為有用戶大幅拋售而失去了平衡,UST 因此脫鉤,價格一路下降。面對 UST 的失衡,Do Kwan 動用 LFG 團隊基金出售 80,000 枚 BTC 大量購回 UST。
可惜市場已對 Terra 失去信心,其他用戶們紛紛拋售 UST。Terra 的算法同時令 LUNA 大量增發,LUNA & UST 因此進入死亡螺旋。Terra 鏈上的交易者無法跟上大規模拋售,因此崩盤是無可避免的。
-32 -Terra 的崩盤對市場造成巨大損失,UST 的價格在幾天內跌至 $0.2,而 LUNA 的價格也歸零,Terra Network 市值蒸發了 400 億美元,許多投資者損失嚴重。除此之外,LFG 出售的 80,000 枚比特幣也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比特幣價格下跌也導致整體市場面臨更嚴峻的熊市。
三箭資本(Three Arrows Capital)是由創始人 Su Zhu 和 Kyle Davies 於 2012 年創立的加密貨幣對沖基金。三箭資本以其高槓桿押注而聞名,從不同的公司借入了大量資金,並投資於許多不同的數字資產項目。在 2022 年 3 月,其資產管理規模曾達到 100 億美元,投資組合包括 Avalanche、Solana、Polkadot 和 Terra 等代幣。三箭資本無疑是幣圈內的投資巨頭。Terra 崩盤之後,隨即有消息流傳指三箭資本面臨流動性問題,也有消息指該公司疑似挪用客戶資金。在 2022 年 6 月 14 日,Su Zhu 刪除了社交媒體 Twitter 賬號簡介中包括以太坊等數字貨幣標籤,並在 Twitter 上發布推文:“我們正在與有關方面進行溝通,並完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Su Zhu 並未明確所回應的 “問題” 的具體內容。隨後一星期,數字資產經紀公司 Voyager Digital 表示,已經向三箭資本出借 15,250 個比特幣和 3.5 億美元的穩定幣 USDC。按當時的價格計算,貸款總額超過 6.75 億美元。Voyager Digital 公司要求三箭資本在 6 月 27 日前償還全部未結清貸款,否則將面臨違約。三箭資本結果是沒有償還該貸款,Voyager 隨即從法律途徑向三箭資本尋求賠償。
事情曝光後,其他三箭資本的借貸人紛紛要求三箭資本償還貸款,包括 Genesis Global Trading BlockFi,BitMex,FTX,及 Blockchain 等等。三箭資本被迫出售其資產,更一度在 curve 上的 stETH/ETH 池大幅拋售 8 萬枚 stETH(超過 8400 萬美元),導致 stETH 脫鉤(stETH 曾經一脫鉤到 0.94ETH)。
三箭資本在幣圈打開了一個資金敞口,其影響深遠。可是由於缺乏透明度,沒有人知道誰對他們持有敞口,隨著越來越多機構披露三箭資本的壞帳,整個行業引發恐慌,資金不斷撤出,加密行業進入 “雷曼時刻”。
3.3FTX 事件引發行業地震今年 11 月 FTX 由於用戶擠兌導致流動性枯竭且資不抵債,最終宣布破產。
這可以說是本輪熊市以來第一大風險事件,其影響廣泛而深遠。FTX 成立於 2019 年,和其姊妹公司 Alameda 共同為 Sam Bankman-Fried 創立。在成立之後直到暴雷之前的短短三年時間,FTX 已經成為一個市值 240 億美元,行業排名第二的中心化交易所,其創始人 SBF 的個人資產也達到了 156 億美元。但一周之內,這些資產全部化為泡影。事情的根本原因是 FTX 作為中心化交易所,持有大量用戶資產。而其姊妹公司 Alameda 由於業務需要大量資金,因此其以所持有的 FTT 和 SOL 等代幣作為抵押,從 FTX 借出用戶資金。這樣一來 FTX 的用戶資產雖然從賬面價值看變化不大,但已經從包含大量穩定幣和 BTC 的資產轉變為持有大量 FTT 和 SOL 等代幣,資產同質化嚴重且波動性高。事情的導火索來自於 Coindesk 發現了 FTX 資產負債表上的問題並發表了分析文章做出警示。之後幣安創始人 CZ 以此為由宣布為規避風險將賣出持有的 FTT,從而引發市場恐慌,導致 FTT 價格暴跌,從而使得 FTX 資產端大幅縮水,並引發用戶擠兌浪潮。最終 FTX 因為用戶擠兌導致流動性枯竭,且持有的 FTT 和 SOL 等資產大幅下跌導致資不抵債,最終宣告破產。
FTX 的破產直接引發了行業地震並導致市場崩盤。作為行業領導者之一,FTX 和 Alameda 參與了眾多項目的投資,尤其在今年熊市期間,他們更是多次出手救助陷入危機的內部公司,樹立了幣圈央媽的形象。據不完全統計,FTX 參與直投的項目超過了 110 個,部分如下表:
除此之外,其他與 FTX 有業務往來的項目如 bitDao 和 MIM,以及投資公司如紅杉資本和淡馬錫等紛紛遭受了代幣暴跌和相關投資資產減記等損失。可以說此次 FTX 破產事件其影響之深遠,造成的損失之大不是 Luna、3AC 等事件可以比擬,堪稱真正的幣圈雷曼事件。除了市場下跌和相關公司及項目遭受損失之外,本次事件還對整個行業生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中心化交易所遭遇到了信任危機。自事件爆發後,各大交易所都面臨提幣壓力,顯示出當前用戶在恐慌情緒影響下對中心化交易所的巨大不信任。面臨這種局面,各大交易所紛紛採取措施自救,如進行儲備資產披露,呼籲建立行業規範和行業復甦基金等。但從長遠來看,本次事件對整個行業生態將帶來深遠的影響:用戶對中心化機構失去信任及對去中心化的呼聲增加可能導致去中心化項目的再次發展;監管必然將進一步增強,合規牌照的獲取難度和成本都會進一步升高;各個項目或機構在本次事件後的信息透明度都將大幅提高;事件可能導致用戶對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信心動搖,使得行情下跌的同時低迷時間大幅延長等等。儘管如此,我們相信不破不立,每次事件的爆發都是刮骨療毒,每次行情的下跌都是機會。隨著事件的逐步平息,在經歷陣痛之後行業依然會逐步走向好的方向。
以太坊合併,PoS 新时代开启#
2022 年 9 月 15 日,萬眾矚目的以太坊合併順利完成,標誌著以太坊主網的共識機制正式從工作量證明(PoW)切換到了權益證明(PoS)。
作為世界級計算機,以太坊自誕生起便一直使用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來保證系統的安全,各種交易、智能合約、賬戶等複雜功能也都是運行在這一核心機制之上。隨著以太坊上生態應用的不斷繁榮,當前的基礎架構對系統擴展性提出挑戰,PoW 的局限性嚴重限制了以太坊的未來發展。為解決可擴展性問題,團隊給出了一系列網絡升級方案。合併是該系列中的第二次網絡升級,它將生態中現有的兩條獨立區塊鏈以太坊主網與信標鏈相結合,在保留原有執行智能合約的功能和完整的歷史數據及用戶狀態的同時實現共識機制的切換。
合併後,以太坊在區塊結構、網絡結構、共識機制和節點類型上均出現相應變化。新區塊可以視為信標區塊與原 PoW 塊的組合,其中與 PoW 共識相關的區塊字段會相應的修改為 0 或常數;網絡結構將採用 “共識層 + 執行層” 的架構,由共識層協調和指揮執行層生成和同步區塊;合併後,以太坊節點種類會更加豐富。無狀態節點的加入既有助於保持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還能為未來的分片架構做準備。
以太坊合併是對加密貨幣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對以太坊來說,合併是奠性能提升的關鍵一步,轉向權益證明機制為以太坊後續的分片擴容提供了基礎條件。不僅如此,合併後 ETH 的發行率將大幅下降,加上 EIP-1559 的銷毀,未來 ETH 極可能進入通縮。對行業來說,合併意味著大規模顯卡挖礦時代結束,礦工不得不湧向替代鏈或就此退出。隨著以太坊慢慢補齊性能短板,未來勢必會擠壓其他 PoS 公鏈生態。從更深層次的方面來說,合併是以太坊響應全球減少碳足跡號召的重要改變。比特幣的經久不衰讓行業見證了 PoW 機制的強健性,但其要求不斷運行礦機來反復計算直到找到符合要求的哈希值對能源有巨大的消耗。以太坊過渡為權益證明後,每年的全球能源消耗也將因此減少約 0.4%。
3.6Tornado cash 監管,引發加密行業思考與擔憂 2022 年 8 月 8 日,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將 Tornado Cash 及其相關的加密錢包地址添加到其 “特別指定國民名單”(SDN)中,禁止美國公民與該協議或與之相關的任何以太坊地址進行交互,如果與 SDN 名單中的地址進行交互,相關人和實體都將會面臨處罰(圖)。根據 Tornado Cash 官方推特,其協議遭到以下相關機構制裁:Tornado Cash GitHub 頁面關閉Tornado Cash 貢獻者賬戶查禁Tornado Cash 協議中 USDC RPC 請求遭 Infura、Alchemy 拒絕
大量的服務供應商與 DeFi 協議禁止對 Tornado cash 的訪問以及相關錢包的封殺。Tornado Cash 也引發了大量的討論,包括區塊鏈是否應該抗審查,加密貨幣行業是否應該迎合監管等,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也專門在開發者電話會議中詳細討論了國家級監管審查的應對策略等。Tornado Cash 事件不僅促進了人們對隱私和監管兩者之間衝突的深遠思考,也標誌著全球監管機構正式對 DeFi 的狂野西部展開了行動。
今年 Layer2 領域最大的事件就是主流的 Optimistic Rollup 協議 Optimism 發行了代幣 OP,推動了它本身和 Layer2 領域整體的逆市增長。2022 年初,Layer2 增速放緩。為了吸引用戶和刺激增長,Layer2 協議們各顯身手。首先是在 4 月,頭號 Optimistic Rollup 協議 Arbitrum 發布了名為 “The Arbitrum Odyssey “的生態探索活動,鼓勵用戶使用鏈上項目以獲得 NFT 獎勵。用戶熱情高漲,不過由於活動太過火爆,超出了網絡預設的承受能力,該活動不得不中止了。隨後,Optimism 官方宣布將發行原生代幣 OP 並公布了經濟模型。6 月初,Optimism 又宣布拿出占初始供應量 5.4% 的 OP 代幣創建激勵基金,以資助 OP 生態系統中的建設者和項目。這些舉措助力 Optimism 的 TVL(以 ETH 計算)在半年內增長了 4 倍多。
ResearchOptimism 是 Rollup 四大天團裡第一個發行代幣的,它的增長為其他協議做出了很好的示範。7 月 13 日,ZK Rollup 團隊 StarkWare 連續發布 3 篇文章,宣旗下產品 StarkNet 將要發行原生代幣,並介紹了 Token 的應用場景、發行數量及分配情況等,而且表示 StarkNet 網絡已經鑄造了 100 億枚代幣,會將一部分分配給 StarkNet 生態的貢獻者及相關投資人。至此,四大項目中的兩大已經發行了代幣或者有了明確的計劃。剩下兩家發幣也是或早或晚的事。zkSync 在官方的用戶文檔中就表態過將會發行 Token,Arbitrum 為了穩固自己頭把交椅的位置,不發幣怕是都不行。除了發行代幣之外,在技術層面,Layer2 也在持續迭代(後文詳解)。
Arbitrum 在 8 月推出了 Nitro 網絡升級,增加了網絡吞吐量並降低交易成本。Optimism 宣布將在今年 Q4 上線重大升級 Bedrock,實現以太坊等效性、縮短 L1 到 L2 的存款時間、降低交易成本。StarkNet 實現了 Rust-VM,極大降低了 Rust 語言的開發者的門檻。zkSync 2.0 的主網(第一階段僅團隊可用)將在 11 月上線。Layer2 協議們通過技術升級持續提升性能和用戶體驗,通過代幣引入更多種的手段讓網絡捕獲價值,並激勵開發者和用戶。現在回頭看,Optimism 發行代幣的時間正是今年 Layer2 整體的 TVL 的拐點。在這之後,Layer 的 TVL 增長了 63%,成為了熊市中為數不多的還能實現增長的領域。今年的夏天稱不上是 “Layer2 Summer“,但 Layer2 已經顯示出了強勁的生命力。在下一個盛夏,它們也許就會帶來驚喜。
曾經擁有 100 萬用戶以及 472 萬註冊用戶並能夠在一個季度賺取高達 1.225 億美元的利潤,STEPN 可以說是 2022 年 GameFi 和 X to Earn 最輝煌的項目之一。但是 STEPN 還是最終陷入瓶頸,並步入死亡螺旋,為 2022 年 X-Earn 的熱潮畫上句號。
鼓勵用戶走路來賺取代幣,是 STEPN 的核心。自從遊戲推出後,STEPN 便獲得了幣圈的寵愛,也吸引了很多 Web2 的新用戶,很快便有爆炸性的增長。在 5 月達到頂峰時,STEPN 擁有 70 萬個活躍用戶,占 Solana 每日唯一付費用戶的近 20%。STEPN 在五月高峰期之後,活躍用戶直線式下跌,新用戶也在不斷減少。
STEPN 衰落背後的原因除了加密貨幣市場熊市的影響以及 LUNA 崩盤引起加密恐慌的原因之外,還有 STEPN 在 2022 年 7 月宣布清退中國大陸用戶,導致用戶們紛紛出售有關 STEPN 的加密貨幣資產。STEPN 的實用型代幣 GST 在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進入了失控的供應膨脹,導致其價格暴跌。STEPN 為 X to Earn 開啟了一個新的模式,導致 STEPN 急速發展的爆發點以及因為沒有持續的用戶增長而衰的問題也為未來其他 X to Earn 的項目提供了參考價值。3.9 今年最大的並購案:Huobi 收購作為曾經華語市場份額最大的交易所,Huobi 在 2022 年 10 月初被香港百域資本旗下的並購基金以 30 億美元的估值正式收購,這可能是加密貨幣行業今年以來最大的並購案。
作為曾經華語市場份額最大的交易所,Huobi 在 2022 年 10 月初被香港百域資本旗下的並購基金以 30 億美元的估值正式收購,這可能是加密貨幣行業今年以來最大的並購案。Huobi 集團成立於 2013 年,創始人為李林。伴隨加密貨幣市場增長,Huobi 交易所的市場份額逐步增大,在 2017 年後成為中文世界市場份額最大的交易所,整體生態佈局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火幣大學、火幣投資等具有不錯口碑。直到 2021 年,Huobi、幣安和 OK 被視為中文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三大巨頭。但在 2021 年中國大陸出台了在全球各個國家中最嚴格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包括禁止中國大陸用戶進行加密貨幣交易、禁止中國大陸境內的虛擬貨幣挖礦、禁止在中國大陸註冊的企業從事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監管政策出台後,以 Huobi 為代表的加密貨幣相關業務的公司紛紛宣布退出大陸市場,業務全面轉向海外。在退出前,Huobi 的日均交易量超過 600 億美元,峰值一度超過 900 億美元,而在退出後又遭遇市場進入熊市,日均交易量萎縮到了 50 億美元的水平,交易量跌幅超過 90%。但 Huobi 作為老牌交易所,仍然具有深厚的底蘊和有價值的資產。除本身的品牌影響外,Huobi 持有美國、香港、韓國、日本等地的合規牌照,且在香港有上市公司火幣科技,這些對於收購方仍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因此在經過多次談判後,在 10 月初香港百域資本宣布收購李林持有的 HuobiGlobal 的全部股份。
香港百域資本(About Capital Management)是由陳亦華於 2008 年創立的香港資產管理公司,他也是景林資產合夥人。百域資本在收購 Huobi 後,宣布成立全球顧問委員會,目的在於指導火幣全球站的戰略佈局與發展,其名單有百域資本創始人陳亦華,火幣聯合創始人杜均,波場創始人孫宇晨,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和 Valkyrie 投資聯合創始人 Leah Wald。在收購完成後的第一次全體大會上,孫宇晨作為顧問委員會代表宣布了幾項重要舉措,包括給 HT 賦能、加強出海戰略等。在之後的一個星期,HT 價格漲幅超過了 80%,顯示市場對這次收購和 Huobi 戰略調整的認可。相信在完成這次收購和戰略調整後,Huobi 將在未來重現輝煌。
2022 年 3 月 9 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關於確保數字資產負責任創新的行政命令》,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整體政府措施來應對風險和利用數字資產及其基礎技術所帶來的潛在利益。該命令制定了涵蓋六個關鍵優先事項的數字資產國家政策: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金融穩定、非法融資、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和經濟競爭力方面的領導地位、金融包容性和負責任的創新。9 月 16 日白宮即發布了首個加密貨幣行業監管框架草案,該框架遵循數字資產行政命令,動用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等現有監管機構的力量,還規定通過 G7、G20、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FATF) 和金融穩定委員會 (FSB) 擴大美國與其合作夥伴之間的合作。
2022 年 6 月 30 日歐盟理事會主席和歐洲議會就加密資產市場 (MiCA) 提案達成臨時協議,10 月 5 日歐盟理事會批准最終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立法(The Markets in Crypto Assets regulation bill,MiCA)文本,10 月 10 日歐洲議會委員會以 28 票贊成、1 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 MiCA 法案,接下來將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對 MiCA 進行的最終投票批准,一旦通過將在 12-18 個月後生效。10 月 10 日歐洲議會成員還對《資金轉移條例》(Transfer of Funds Regulation,TFR)進行了投票,這是一項反洗錢法案,要求使用加密貨幣進行的轉賬必須包含支付人和收款人的身份信息。